健康養身★保守治療無效 手術可改善肢體淋巴水腫

記者孫詩蘋/台中報導

保守治療無效 手術可改善肢體淋巴水腫

56歲黃小姐接受右側乳癌手術後,右上臂出現腫脹狀況,連睡覺都無法側身,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她到台中榮民總醫院接受治療,重建整形外科醫師賴志昇檢查後發現是淋巴水腫導致,經評估後以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術後狀況良好,右上臂水腫狀況已得到改善。


醫師表示,肢體的淋巴水腫是淋巴回流變慢或受阻,使淋巴液堆積在受影響肢體,產生腫脹的現象。成因包括嚴重外傷、組織感染、手術或癌症放射治療後或是先天不明原因等。肢體的淋巴水腫的臨床表徵為受影響肢體有沉重感覺、水腫和偶爾疼痛感,大多發生在單一側肢體。也容易有蜂窩性組織炎的發生。 晚期的肢體淋巴水腫會有皮膚變化,例如:變色黯沉、 疣狀增生和角化過度。最終畸形則造成象皮病淋巴水腫。


醫師指出,目前肢體淋巴水腫的治療方法可分為內科保守性療法(如:抬高肢體、按摩、壓力衣穿著),外科生理性手術療法(如:淋巴管與靜脈管接合手術、淋巴組織皮瓣移植手術),與外科切除手術(如:皮下水腫組織切除或脂肪切除)。一般大多會建議由保守復健治療開始,但彈性繃帶加壓肢體太鬆沒有效果, 太緊容易造成皮膚損傷,穿戴壓力衣又可能因為氣候炎熱潮濕不舒服,甚至併發皮膚疾病。

外科生理性手術療法,則有兩種方式,肢體淋巴管與靜脈管接合手術-將淋巴液重新引流至週邊靜脈血管, 減輕肢體的腫脹;顯微淋巴組織移植手術- 移植身體健康的淋巴組織到肢體淋巴水腫的區域, 吸收淋巴液再引流到靜脈系統。


臺中榮民總醫院的癌症手術治療病患相當多,病患在淋巴結擴清手術後、放射線治療後,可能發生肢體淋巴水腫,包含的科別有:乳房外科、泌尿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婦科、 整形外科、骨科與放射腫瘤科。針對發生肢端淋巴水腫且傳統保守復健治療成效不佳的病患,可提供淋巴管靜脈接合顯微手術或淋巴組織皮瓣移植手術,以改善臨床症狀。


保守治療無效 手術可改善肢體淋巴水腫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一位80歲的老婦人因為停機車時,一時重心失衡跌倒,左側髖部遭機車壓傷,疼痛不良於行,送醫經過X光檢查,確診為左側股骨頸骨折。醫師考量老婦本身有高血壓、手術風險高,決定替她進行「微創直接前側入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由於手術創口小,婦人第二天就能自行下床走動。人工半髖關節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高齡社會來臨,長者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國內近半數老年人營養缺乏,該如何補充足夠的營養素呢?營養師柯雅惠指出,多數老年人牙口不好,導致營養素攝取不足,建議正確選擇營養補充品,才能獲得蛋白質、維生素B群、維生素D、維生素E、鈣、鋅、鎂、鐵、膳食纖維等9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有嚼檳榔、吸菸、喝酒嗎?若是感覺喉嚨卡卡、吞嚥時有異物感,或是頸部腫大,甚至莫名聲音沙啞,當心是口腔癌找上你了!醫師強調,口腔癌進展快速,從早期到晚期癌症,最快只要半年,堪稱是最早夭的癌症。國人口腔癌發生率 男性高出11.6倍根據衛福部104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共有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因放屁氣味改變而就診,竟發現大腸癌!1名9旬患者因屁味變很臭,而且會導致內褲濕而就診。肛門指診在距離肛門5公分處摸到腫瘤,經過大腸鏡及切片檢查後,確診為大腸癌第2期。醫師強調屁味與腸癌並沒有絕對的關連性,但排便習慣改變或腸道蠕動習慣的改變仍是警訊,可就診由醫師評估、檢查,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