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保有蔬菜營養素小撇步 營養師報你哉!

保有蔬菜營養素小撇步 營養師報你哉!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綠色蔬菜種類繁多,其中又以綠葉蔬菜的營養最為豐富,含有大量纖維質、微量元素、維生素與礦物質,顏色越深、越鮮豔的綠色蔬菜,營養價值就越高,富含鉀、鎂、鈣、葉酸、胡蘿蔔素、葉黃素、膳食纖維和鐵質。熱量低且營養價值高的綠色蔬菜究竟該如何烹調,才能吃進含量豐富的營養素呢?

臺中榮民總醫院營養師陳妍蒨表示,蔬菜的營養物質會受品種、種植、氣候和烹調加工方式影響,因此不想讓營養不流失,其實「挑菜」就是第一步。一般而言,蔬菜越新鮮營養素含量越豐富,買菜時以「要煮再買、少量購買」為大原則,且不要執著於固定幾樣蔬菜的營養素,才是關鍵。

有研究指出,先洗後切的蔬菜,維生素C可保留逾100%;若是先切後洗的蔬菜,就有可能會降到74%,因此最好是要煮蔬菜之前,先以流動的清水仔細漂洗,尤其是要準備生食或涼拌的蔬菜,一定要洗乾淨,才不會有細菌感染的疑慮。

陳妍蒨說,蔬菜洗完後,現切現煮最好。因為切的過程中,其實營養素就已經開始流失,如果是先切再洗,水溶性維生素、部分礦物質以及一些會溶於水的醣類,都會從切口隨著水分被帶走。蔬菜洗完浸泡後再切,也可避免殘留的農藥再次污染蔬菜切口,由於長時間浸泡會呈現「滲透平衡」的過程,對於去除農藥殘留的幫助不大,只會提供微生物孳長的溫床。

因此,在處理食材的階段,記得要掌握「先洗後切現煮」以及「減少食材切口的表面積」兩大原則,因為營養素會氧化於空氣中,為了減少與空氣的接觸面,太過細碎的蔬菜切面,也是影響營養素流失的因素。

若要烹調營養價值高的蔬菜,不想吃了等於白吃,烹調方式則是重要關鍵,陳妍蒨指出,「溫度」和「水」就是烹調過程中,主要影響營養素流失的兩大因素,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燙青菜」,若是加熱時間過長,其實能吃到的營養素少之又少。

陳妍蒨分析,現代人飲食觀念越來越強調「少油、少鹽」,才能吃得健康,但其實蔬菜所含的營養物質有分水溶性與脂溶性,例如水溶性營養素含量多的小黃瓜,以生吃、蒸熟或低溫烹調最能保留營養素;但是,脂溶性營養素就必須搭配油脂烹調,才能提高營養吸收率,例如胡蘿蔔素含量豐富的胡蘿蔔、茄紅素很高的番茄都屬此類。

另外,鐵質含量高的蔬菜類例如菠菜,要先汆燙去掉草酸後,比較有益健康;清洗比較麻煩或纖維比較粗的蔬菜例如花椰菜,可利用快速汆燙,幫助去除可能殘留的農藥,也有利於減低熱炒時間,導致抗癌營養物質「硫化物」流失的程度。

為了降低水溶性營養素流失,必須掌握「接觸越少水,營養素流失越少」的關鍵。陳妍蒨建議,注重少油健康飲食的族群,不妨試試「水炒法」!蔬菜先洗再切之後,在炒鍋中先放少量約10c.c.的水等滾沸,或者可以不用加水,因為剛洗切好的蔬菜,已經附有少許水分,當鍋熱了之後,直接下鍋快炒,起鍋前,再加點好油和鹽調味即可。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視力變差要當心! 白內障過熟恐引發青光眼

打呼的人當心!這疾病心肌梗塞機率高數十倍 台北市民能免費做檢查

25歲後臉上肌膚開始鬆弛… 醫曝膠原蛋白增生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6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友過年吃什麼?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姚茶瓊,提供一道料理「喜氣洋洋豆腐煲」,富含高蛋白質的豆腐,搭配多種菇類,不但低油好消化,更具營養價值無負擔,特別適合腸胃道不好者食用,如罹患胃癌、大腸癌的患者。一人份的「喜氣洋洋豆腐煲」,材料有板豆腐300公克、薑片15公克、木耳1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隨著貿易自由化的發展,全球產業競爭更趨激烈,為協助內需型、競爭力較弱、易受貿易自由化影響的加強輔導型產業拓展內銷市場,經濟部工業局於2010年開始推動「臺灣製MIT微笑產品驗證制度」,在確認產品符合驗證基準後,授予臺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成功打造「安全健康、值得信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天冷不少民眾熱愛泡湯,但女性朋友可要特別注意私密處的感染問題!一名53歲婦人在泡完溫泉後,陰部出現發癢、分泌物變多的情況,而且反覆感染,使用塞劑治療仍無法痊癒,直到醫師建議搭配優碘坐浴殺菌,陰部發炎的狀況才有所改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詹景全醫師表示,陰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