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保骨新處方「健康動、食、動」

保骨新處方「健康動 食 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冬天好吃鍋物、平日零食點心不離手、主食以麵多過於飯,飲食習慣符合上述情況的人,每日鈉攝取量容易超過建議值,當心成為下一個骨鬆受害者!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醫師指出,國外有針對亞洲男性做調查,研究發現習慣高鈉飲食的人,其骨鬆風險是攝取一般或低鈉者的1.57倍。

美食隱藏鈣流失危機

詹鼎正醫師解釋,鈉和鈣離子會在腸胃道中產生共伴效應,導致攝取鈉的同時,體內的鈣離子會隨著鈉離子一起隨尿液排出。國人飲食習慣重鹹,以冬天常吃的羊肉爐和火鍋為例,湯底加上各種火鍋料如貢丸、魚餃、百頁豆腐、甜不辣…等,以一般家庭用小碗計(容量約200公克),平均鈉攝取量約7,184毫克,而根據英國研究顯示,人體每攝入100毫克的鈉,體內的鈣就會被排出1.4毫克,同樣以火鍋為例,鈣被排出的量就高達100.5毫克,即每日建議攝取鈣量的一成。

長者額外補充營養品增進肌耐力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指出,骨鬆的風險因素很多,其中肌少症不但會因肌力衰退導致骨質疏鬆,在腸胃道方面也會因此導致腸胃蠕動不足,造成65歲以上長者便秘的情況隨年齡增長而常見,建議長者在運動及飲食外也可補充BACC(支鏈胺基酸)骨骼肌營養產品,不但可保護原有肌肉組織避免衰退,也可增進肌耐力之成長。

想要保骨 從運動和飲食改善

詹鼎正醫師說明,運動和飲食是民眾最容易改善的生活習慣,想要擁有強肌健骨,可以運用保骨處方「健康動、食、動」:第一動,檢測自己是否有駝背,可以先透過4點貼牆方法,即頭、肩、臀、足跟都必須緊貼牆面(腰貼一平掌);第二食,除了補充鈣,更應該多補充腸道益生菌,國外研究指出補充益生菌能夠減少腸胃壁之間的空隙,抑制細胞發炎所提升蝕骨作用,進而幫助減緩骨流失;第三動,每天1~2次、每次10分鐘進行核心肌群訓練三部曲,貼牆、深蹲、抬手,達到鍛鍊肌肉力量與改善協調性之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1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千萬別以為只有胖的人才會得乳癌,身材纖瘦的年輕妹妹也有可能會得乳癌!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教授陳訓徹指出,曾有國外研究發現,年輕、體重偏瘦族群比同年齡體重正常、過重者更容易罹患停經前乳癌。在門診中也發現,許多年輕乳癌患者體重很輕,有些人BMI(身體質量指數)甚至在24以下...

閱讀詳情 »

豆腐、豆漿不但是台灣的經典小吃之一,更是不少茹素者的必備食材!但近來通訊軟體卻盛傳:「有英國研究指出,豆腐吃過量,失智風險將高2成。」的說法,引起不少民眾瘋傳。但真有這一回事嗎?想要預防失智症上身,又該怎麼吃才對?且聽營養專家怎麼說! 豆腐吃過量易失智?專家:研究過於單一、結果需打折扣 中山醫學大學...

閱讀詳情 »

疼痛可以翻轉嗎?李小姐背部膏肓痛已經十餘年,平日偶有不適感,每當勞累或天氣轉變時,疼痛就會劇烈發作;林太太膝蓋疼痛多年,無法蹲下,每次上下樓梯,膝關節就會劇烈疼痛。另外1位王先生長年肩頸僵硬痠痛,常常按摩、刮痧也只能稍微緩解,一、兩日之後又會發作。 長期發炎疼痛慎防軟組織沾黏 限制肌肉韌帶影響活動度...

閱讀詳情 »

消化不良、食慾差,甚至咳嗽有痰卡在喉嚨的時候,喝上一杯「陳皮茶」,就會有緩解的效果。陳皮在中藥中扮演著健脾、開胃、理氣、止咳化痰、止嘔等妙用;不僅如此,陳皮還具有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清膽固醇等好處。至於陳皮應該怎麼吃,才能吃出健康?來聽中醫師怎麼說。 陳皮,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