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假期外出旅行 防疫不鬆懈 

假期外出旅行 防疫不鬆懈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疫情一整年許多人都悶壞了,趁著假期想要外出小旅行,不可避免的是,外出旅行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著實令人擔憂,為了能減少細菌感染風險,根據克理夫蘭醫學中心,Joseph Khabbaza博士提供在疫情期間,外出旅行的注意事項,務求將病毒感染率降至最低。

開車前徹底清潔 車內定時保持通風

無論是返鄉的路途或出遊旅行,很多人會自行開車,為了避免夾帶細菌,博士建議,上路前一定要先徹底清潔所有接觸的表面,包括窗戶、安全帶、方向盤、門把手等,並備妥充足的抗菌紙巾和洗手液,以便擦拭。因為要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待上一段時間,建議戴口罩或是戴上護目鏡。可以的情況下,到達目的地,打開窗戶增加空氣對流,或將空調設置轉換成非循環模式,使病毒傳染風險降到最低。

外出旅行要評估 生病不旅行

新冠疫情持續升溫,仍有不少旅客想要外出透透氣,不可避免要到借宿休息,房客最關心的是入住處的衛生與安全。在預定飯店之前,事先仔細閱讀飯店的清潔規定,上面都有詳述消毒過程,甚至有些飯店還會延長客房的閒置時間,以確保客房有充足的流通及換氣的時間,雖然在入住房間前會徹底清潔,建議隨身攜帶清潔用品進行消毒,落實社交距離,戴口罩及勤洗手,確保自己與身邊的人的安全。

遵守飛行規定 務必全程戴口罩   

各國疫情不穩定,無論飛去哪裡,最好都要全程戴口罩,雖然人們比較關注飛機上的安全,因為不知道隔壁坐的人是誰,博士強調,其實登機前更應保護自己,因為登機的路途有可能會觸摸到表面或手把等,為了不感染傳播,提醒在飛行時,盡量保持雙手清潔,避免碰觸臉部,即使現在的機艙內設有空氣過濾系統,可以有效過濾空氣中病毒,加上登機時強制配戴口罩,飛行期間病毒不容易傳播,無論在任何地方,專家建議,都要記得戴口罩及勤洗手,才能大大降低感染的風險。

參考資料:

How to Protect Yourself From the Coronavirus While Traveling

【延伸閱讀】

高風險多發性骨髓瘤別放棄 醫提2關鍵籲「接受治療」!

她痔瘡發作貧血需送院輸血! 超音波刀微創治療解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0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66歲的陳伯伯,因有排尿不順暢的問題,確診出有良性攝護腺肥大問題,在去年接受雷射手術且病理報告顯示為良性。但在術後追蹤PSA指數時發現數值不正常,切片後發現有「異常細胞」! 新光醫院外科部黃一勝部長表示,男性邁入中年後,攝護腺肥大問題開始出現,造成排尿困難,症狀較嚴重時...

閱讀詳情 »

(pic.via / zyguidao,圖片僅為示意圖,非當事者)近日,在哈爾濱宣化街,文昌橋附近,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正常行駛的小轎車行駛過程中突然失控,撞到對向行駛的面包車,轎車司機當場死亡。經現場勘查鑑定為「飲料瓶子卡住剎車踏板了」。 (pic. via)最容易導致此類...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報導】 ▲家中有慢性肺病民眾,應準備氧氣瓶。(記者陳敬哲攝) 慢性肺病患者容易有缺氧,居家生活與外出能力都大受影響,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約150萬人,每月氧氣鋼瓶至少交換2萬瓶,但部分患者可能誤用工業用氧氣,由於純度不足,使用風險相當高,很可能導致不可預測危險,醫...

閱讀詳情 »

    (左為示意圖-圖來源cq.qq 微信)  高溫天,煮上一鍋綠豆湯晾涼後擱冰箱裡,口渴時喝上一碗,想想就讓人覺得爽! 然而,大陸一位年近70歲的老太,卻因喝了一碗冰鎮綠豆湯而突發心肌梗塞,差點丟掉性命……專家表示,冰綠豆湯對心腦血管病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