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假期外出旅行 防疫不鬆懈 

假期外出旅行 防疫不鬆懈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疫情一整年許多人都悶壞了,趁著假期想要外出小旅行,不可避免的是,外出旅行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著實令人擔憂,為了能減少細菌感染風險,根據克理夫蘭醫學中心,Joseph Khabbaza博士提供在疫情期間,外出旅行的注意事項,務求將病毒感染率降至最低。

開車前徹底清潔 車內定時保持通風

無論是返鄉的路途或出遊旅行,很多人會自行開車,為了避免夾帶細菌,博士建議,上路前一定要先徹底清潔所有接觸的表面,包括窗戶、安全帶、方向盤、門把手等,並備妥充足的抗菌紙巾和洗手液,以便擦拭。因為要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待上一段時間,建議戴口罩或是戴上護目鏡。可以的情況下,到達目的地,打開窗戶增加空氣對流,或將空調設置轉換成非循環模式,使病毒傳染風險降到最低。

外出旅行要評估 生病不旅行

新冠疫情持續升溫,仍有不少旅客想要外出透透氣,不可避免要到借宿休息,房客最關心的是入住處的衛生與安全。在預定飯店之前,事先仔細閱讀飯店的清潔規定,上面都有詳述消毒過程,甚至有些飯店還會延長客房的閒置時間,以確保客房有充足的流通及換氣的時間,雖然在入住房間前會徹底清潔,建議隨身攜帶清潔用品進行消毒,落實社交距離,戴口罩及勤洗手,確保自己與身邊的人的安全。

遵守飛行規定 務必全程戴口罩   

各國疫情不穩定,無論飛去哪裡,最好都要全程戴口罩,雖然人們比較關注飛機上的安全,因為不知道隔壁坐的人是誰,博士強調,其實登機前更應保護自己,因為登機的路途有可能會觸摸到表面或手把等,為了不感染傳播,提醒在飛行時,盡量保持雙手清潔,避免碰觸臉部,即使現在的機艙內設有空氣過濾系統,可以有效過濾空氣中病毒,加上登機時強制配戴口罩,飛行期間病毒不容易傳播,無論在任何地方,專家建議,都要記得戴口罩及勤洗手,才能大大降低感染的風險。

參考資料:

How to Protect Yourself From the Coronavirus While Traveling

【延伸閱讀】

高風險多發性骨髓瘤別放棄 醫提2關鍵籲「接受治療」!

她痔瘡發作貧血需送院輸血! 超音波刀微創治療解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0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說:「吃了好油,心情會比較放鬆,會有無憂無慮的感覺。」而物理性冷壓製油方法和精製、化學萃取等製油方式,讓油品不論在所含營養、穩定度等特性上有許多差異,婆媽們平常料理怎麼選、怎麼搭配最好呢?許多營養素靠油脂運送 人體由三大巨量營養素(澱粉、脂肪、蛋白質)以及許多微量營養素(各種礦物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俗話說「土水驚抓漏,醫生怕治嗽」,咳嗽真的這麼難治嗎?中醫認為,膏方具有高級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功效,市面上就有許多為了咳嗽患者調配的膏方,其中大都含有川貝母,因為川貝母長於止咳潤肺。研究並顯示,川貝母具有鎮咳和化痰的效果,適合慢性咳嗽病患使用,也可在秋季服用調補肺陰,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季節轉換之際,氣溫忽高忽低,容易誘發氣喘。據統計,台灣每5個小一兒童就有1人有過敏體質,過敏體質者最怕在季節轉換時氣喘發作。中醫師李深浦表示,氣喘代表腎陽不足,必須從調整體質著手,維持臟腑氣血平衡,將濕氣、積熱排出體外,就能擺脫氣喘。一般西醫是以類固醇治療氣喘嚴重發作,...

閱讀詳情 »

  李清雲(1677-1933)壽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藥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藥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清雲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他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