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偏鄉C肝防治挑戰 竟有一半患者不自知有C肝!

偏鄉C肝防治挑戰 竟有一半患者不自知有C肝!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5成患者不自知罹患C肝 「肝功能正常」易忽略

肝臟是無聲的器官,推估台灣C型肝炎患者約有40萬人,其中許多病患都來自偏鄉地區。由於C型肝炎感染後會造成肝臟慢性發炎,進而造成肝纖維化,長期而言近3成將轉變為肝硬化,最後更可能引發肝癌。

安泰醫院肝膽胃腸科石志安主任指出,經調查發現約有50%C型肝炎感染患者是呈現肝功能正常且沒有症狀,所以往往會忽略自己有肝炎感染可能性。無論在偏鄉或原鄉的大規模篩檢,經統計發現C肝篩檢陽性率仍有3.9%,大部分為中老年病患同時因交通不便及對C肝防治觀念不足等因素而影響就醫意願,因此安泰醫院也積極加強衛教,期盼能擴大篩治潛在患者。

C肝口服藥12週治癒 C肝治癒率高達98~99%

目前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不僅能治療全基因型C型肝炎,而且治癒率高達98~99%,取代以往干擾素治療僅有7至8成治癒率。副作用也大幅降低,不像干擾素治療會造成免疫反應,引起發熱及類似感冒的肌肉痠痛、疲倦等徵狀及落髮、貧血、情緒低落等問題。

石志安主任說,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是1天1顆,治療期間短,只有12週,且副作用低無論患者是否已有輕至重度的肝纖維化或伴隨肝功能不全,甚至是肝硬化或洗腎患者都適用。自2017起已正式有條件開放健保給付,目前更是全面開放健保給付,不論在市鎮或偏鄉地區,都能徹底為患者提供治療,目前困境就是許多潛在患者不知或不願接受篩檢治療。

肝臟一旦損害難復原 C肝治癒仍需規律追蹤

C肝雖然能治癒,不過每半年仍需定期回診追蹤,因為當肝臟損傷到一定程度後,肝臟就無法再進行自我修復如高度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石主任分享曾收治過的案例,一名65歲的鐘女士,C肝在外院接受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痊癒後,到安泰醫院例行回診追蹤時,卻發現肝臟竟長有一顆2.5公分腫瘤,經確診為肝癌,後來採取開刀切除治療。

石主任表示,許多C肝病人在治療前,就已有一定程度的肝纖維化,甚至是肝硬化,另外他們也可能伴隨有酒精肝、脂肪肝、B肝等問題,因此就算治療痊癒,也不能忽視規律的回診追蹤。

C肝也恐患其他共病 呼籲民眾一起滅C肝

除了C肝感染會造成慢性肝炎、肝纖維化及肝癌等三部曲外,C肝感染還會引發全身血管發炎,及增加胰島素阻抗性,進而產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共病。醫師表示,偏鄉C肝篩治仍是一大挑戰,安泰醫院在屏南地區也積極配合相關政策,積極協助篩治潛在C肝患者,至今完成治療的個案超過500位,呼籲居住在高風險群區域的民眾及尚未接受篩檢的民眾善用醫療資源,盡早篩檢,接受治療,一起邁向達成2025滅除C肝目標努力,至2020年9月28日起,B、C肝免費篩檢對象擴大到45至79歲,只要確診C肝,無論有無纖維化都能接受健保口服藥物治療。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3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8世界血友病日慶祝大會 展現接軌國際治療技術每年的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特別在台大醫院舉辦「2018世界血友病日活動慶祝大會」,並呼應世界血友病聯盟「分享知識,讓我們變得更強壯」的年度主題,吸引許多血友病醫護專家、血友病友及家屬到場共同響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62歲的林先生,有35年菸史,同時患三高10幾年,未按醫囑控制病情。平日沒有運動、體重明顯過重。最近2年來發覺勃起功能明顯變差,甚至完全無法勃起,因而求醫。三高、抽煙、肥胖、糖尿病等都會傷害全身的血管,也包括陰莖海綿體內的小血管,造成動脈無法充血或靜脈洩血引起勃起硬度不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一位66歲的王女士,仍身手俐落的爬樹收成栗仔,沒想到一次採收時順道整理枯枝,竟意外跌落受傷,導致無法行走,經由家屬送往大林慈濟醫院檢查後,發現腰椎第一、第三節有壓迫性骨折,並發現罹患骨質疏鬆症,在住院以藥物治療後,目前已恢復行走。骨折病人多數伴隨骨鬆大林慈濟醫院骨鬆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接獲通知,萬華區某里三角公園鄰近商圈,遊民聚集、老鼠集結,造成環境髒亂,相關單位及區公所會勘後,除加強硬體環境之改善及短期持續捕鼠措施外,並提醒里鄰應長期維護公共環境的清潔,做好疾病防治,以確保市民健康。鼠類易傳播疾病 本土病例應多注意臺北市衛生局疾病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