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偏頭痛多年跑急診甩不掉… 醫師建議6成病人能緩解全靠這樣做

▲(示意照非文中個案/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偏頭痛是一種病!不像頭痛只是一個症狀,嚴重發作時,不少人幾乎難以上班或上學,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提醒,國內臨床發現,有痛吃不痛就停藥,或天天服用止痛藥等不正確的服藥觀念,常是壓倒駱駝最後一根稻草,讓頭痛變得難以承受。

門診就有一名28歲女性,頭痛病史長達7年,每次嚴重發作時都伴隨頭暈、噁心,跑過許多家醫院急診,做過多次電腦斷層,都被告知並無異樣,頭痛依舊持續發作,到現在必須天天服藥,仍無法完全緩解,一度擔心是否有其他病變的她,要求醫師進一步核磁共振檢查,結果還是正常。

林高章指出,偏頭痛病人的表現千變萬化,有些偶發性的偏頭痛,也恐因為病人對疾病的不了解及忽視,最後變成慢性偏頭痛,合併過度藥物依賴性頭痛,類似場景幾乎每天都在醫院診間上演。

國內偏頭痛人口有多少?根據台北榮總先前調查,15歲以上盛行率約9.2%,如果包含兒童或青少年,全台約有180到200萬人口患有偏頭痛;而慢性偏頭痛約占2%,全台約有4萬人,不少到處看病,或尋求偏方。

林高章說,偏頭痛常發生在年輕女性,20至50歲居多,而女性忍痛耐力強,不到最後關頭通常不願就診,也因此近來發現慢性偏頭痛有增多的趨勢。什麼是慢性偏頭痛?當每月頭痛發作大於15天,其中8天有類似偏頭痛樣的噁心、嘔吐、搏動疼痛感,且連續大於3個月,就是慢性偏頭痛。

林高章強調,對於一直控制不好的頭痛、或每月發作頻率太高、或頭痛強度嚴重者,嚴重影響作息或上學、上班的人,宜盡早找頭痛醫師評估,接受完善評估及治療,減少發作,找回生活品質。目前除了口服藥物外,肉毒桿菌注射也於今年2月起經健保署核可使用。

林高章建議,如果生活作息規律、規則服藥、適度運動改善體質,約6成病人可以得到緩解;而慢性偏頭痛病人經由適當藥物及衛教,自我調適、減壓、生理回饋機制,也有機會減少頻率及頭痛強度。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凡士林內含「它」恐破壞皮膚調節機制? 食藥署說話了

摸到乳房腫塊「感覺像良性」? 34歲女確診早期乳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罹癌 or 離癌,是自己可以選擇的?洛桑加參醫師:醫病先醫心 罹患癌症或者離開癌症,也都是自己可以選擇的!讓醫生們很頭痛、會到處轉移的那些癌細胞,原先都是正常的細胞呢!把預防醫學的概念預先放到自己心中,便有機會在正常細胞突變成失控癌細胞前做預防,儘量排除致癌因...

閱讀詳情 »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呂紹睿醫師:正確的使用膝蓋,到老都不會退化! 「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一種好發於四、五十歲以上中老年人的關節疾病,症狀是膝蓋會感到深層的抽痛或割裂痛;在膝蓋彎曲、久坐後起身時、或突然變換姿勢時,偶而會聽到清脆的彈撥音或摩擦聲音;甚至會感到膝關節突然無法使力,或是在某些姿勢似乎會鎖住;...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藝 編譯 天氣開始逐漸回暖,在炎熱的日子裡來上一瓶冰鎮的氣泡水,別提有多爽口了。如果看氣泡水的成分,你會發現它零卡路里,零糖份,零其他添加物,看上去對人體絕對無害。除此以外,氣泡水還具有抑制食慾、消除便秘、阻斷糖類與脂肪的吸收、中和身體中的酸性等多種作用,所以很多年輕人都將氣泡水...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藝 編譯 英格蘭一名名為Amelia Eldred的7歲女童因為患有骨癌需要截肢,醫生對她進行了一項很不同尋常的手術——一種名為「旋轉成形術」的罕見療法。他們移除了她腿部的中間部分,然後小腿部分又被重新接上,但是卻調轉了方向,腳後跟朝前,腳趾向後。 原來,這麼做是為了Amelia...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