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停經早於39歲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停經早於39歲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更年期是女性不能避免的人生階段,停經的平均年齡約在47歲至50歲間,接受過卵巢切除手術,或因惡性腫瘤接受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的女性,停經時間會提早。「自然停經」是婦女持續長達12個月沒有月經,而「更年期過渡階段」指真正停經前的數年,一直到真正停經後的12個月間。在更年期過渡階段常見的症狀包括月經週期紊亂、熱潮紅、夜間盜汗、睡眠障礙、肌肉關節疼痛、心悸、頻尿、易焦躁不安或情緒低落、注意力無法集中等。

 停經早於39歲、晚於56歲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科醫師李志國提醒,更年期後心血管疾病也會開始找上停經婦女。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更年期前,心臟血管疾病主要好發於男性,而更年期一過,女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大幅提升。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往往不易察覺,可能只會在胸口周圍出現非典型症狀,一旦發生心肌梗塞,預後比男性還差。停經早於39歲以及晚於56歲,也是形成心血管疾病和血栓栓塞的高危險因子。

「雌激素」扮演女性健康的要角,透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更可直接作用於血管內皮細胞上,使血管放鬆、降低末梢血管阻力、減少高血壓發生。到了更年期前後,卵巢功能逐漸萎縮,雌激素分泌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增加。女性心血管疾病預後較差,可能來自於更年期後女性血管阻塞的程度,細小血管及內皮細胞功能異常都較為嚴重。

心血管家族史、孕期曾有併發症 應提高警覺

停經前或停經後的女性朋友都應規則性偵測,並採取預防措施,包含生活型態的改變(戒菸、減重、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高血壓、血脂異常和糖尿病等危險因子。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子宮切除病史、服用避孕藥、以及懷孕孕程中有發生過併發症(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自發性流產,早產…等等)的女性更須格外提高警覺。

李志國醫師指出,雖然更年期荷爾蒙療法在會被使用於改善更年期症狀,但具有增加乳癌、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肝臟疾病以及靜脈栓塞的機會。如果女性完全沒有更年期不適的症狀,荷爾蒙療法不建議單純用以心血管疾病的初級或次級預防。若有疑問,應尋求婦產科醫師以及心臟科醫師作全面評估,達到最適切的預防及治療。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中秋賞月吃月餅、柚子,還有很多人喜歡的燒烤,但這些食物都是高油、高糖或高鹽、高熱量,該怎麼吃才能吃到美味又兼顧健康?營養師建議選擇饀料少、少糖少油的月餅,燒烤選擇天然食材,少加油、少調味,柚子不過量,搭配無糖茶飲,吃飽喝足後多喝水、多運動,健康過中秋。 月餅高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中秋節要到了,家人團聚幾乎習慣以烤肉來迎接中秋節,皎潔月光下烤肉、吃月餅多麼快樂。但許多研究證實,食物中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在高溫100度長時間燒烤下會產生致癌物質。到底我們處理烤肉食物時、料理過程要注意那些事情,才能防癌呢?如何兼顧歡樂烤肉聚會,烤肉可以美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許多人想要鍛鍊六塊肌或馬甲線,運動或重訓後會補充乳清蛋白或支鏈胺基酸(BCAA)來增加肌肉量,但完美的型單靠高蛋白就能達成嗎?營養師提醒,蛋白質雖是構成肌肉主要原料,但只補充高蛋白質而不攝取醣類食物,反而使運動功效減半! 運動消耗較多的能量是醣類 衛福部南投醫院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根據調查發現,逾半數經確診高血脂症病人未曾接受治療,即使接受治療,高達6成曾自行停藥超過7天!醫師提醒,高血脂3大治療迷思亟待破除。一份國外研究顯示,住院病人若停止使用降血脂藥物,30天內心肌梗塞風險增3倍。醫師呼籲,即使血脂指數回到正常,也不要擅自停藥或減藥,應與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