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健保「不恰當用藥」每6百張處方箋有1張 6類藥最常見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病號用藥,有6種藥物得特別留心!國內醫療AI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教授李友專近期針對健保資料庫釋出的資料分析發現,全台灣醫院門診開出平均每600張處方箋中就有1張用藥有問題,可能影響42萬病人;又以腸胃藥、過敏藥及安眠藥最常見,降血壓藥、抗生素及降血糖藥最常被不恰當使用。

李友專是分析健保資料庫2017年度資料,發現當年度全台灣醫院門診總共開出3億6千萬張處方箋,其中約有60萬張是用藥不恰當的處方。

李友專指出,分析結果顯示,平均每600張處方箋中,就有1張用藥有問題,可能影響42萬名病人,且近6成為超過60歲的老病號。進一步分析更發現,這些不恰當的一般用藥中,以腸胃藥、過敏藥及安眠藥最常見。

至於在特殊高警訊藥類中,即藥品在不當使用或管理下,可能對病人造成嚴重傷害者,則以降血壓藥、抗生素及降血糖藥最常被不恰當的使用,特別需要留意。

李友專表示,醫師看診時,要開出一張精準的處方其實並不容易,臨床上可以用的診斷、藥品,再結合病人性別與年齡,有高達數十億種選項組合,醫師要在平均短短3到5分鐘的問診時間內,邊分析病人病痛、邊想著處方怎麼開,還要邊回答病人的問題,挑戰極大。

人工智慧則是好幫手,李友專強調,隨著醫療越來越複雜,醫療資訊系統也得盡快跟上疾病演變的腳步,善加利用人工智慧,就能在醫療前線幫助醫師守護病人的安全,在開立處方的當下即時修正,避免不洽當的處方交到病人手上。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10/5開打! 4圖表一次搞懂怎麼打?能否免費打?

中國又爆台灣輸出個案! 台商廈門確診「在台就醫接觸者1有症狀」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根據衛福部Covid-19最新疫情資訊網頁公告之確認年齡占比百分比,顯示年齡60歲以上的長者佔了確診者三成多,且長者多半也伴隨許多慢性疾病,一旦確診須小心成為重症患者。也因此多呼籲長者在防疫期間盡量在家減少外出頻率。 新竹臺大分院鄭宇庭營養師分享銀髮族居家期間如何聰明健康吃...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中醫大藝廊即日起展出「永遠少女心」主題特展,一共有六位女性藝術家,展出30幅畫作、6座裝置藝術和6種主題香氣,院長陳自諒表示,他偶而會畫畫,這檔展出充滿粉紅甜美感的少女心畫作及藝術裝置特展,非常療癒,讓病患和家屬可以得到心靈的慰藉。 左四院長陳自諒。左三為策展人蔣育鳳。...

閱讀詳情 »

撰稿/資深媒體人 馬華 自今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國人除了關心本土疫情是否控制以外同,樣也非常關心是否打得到COVID-19疫苗,然而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7月底台灣新冠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僅 32.82%,仍有大多數民眾連第一劑都打不到,甚至近期有地方政府反映餘量不足,恐面臨停打疫苗的情形,發生...

閱讀詳情 »

國內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趨穩,連續多日確診數都在2位數,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主持防疫應變會議會後線上記者會時說明,新北市明天起開放內餐飲內用。有關中元普渡,由民政局長柯慶忠說明相關防疫措施,室內最多50人、室外最多100人,不過平安宴、福宴仍禁止。侯友宜下午在市府疫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