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健保藥費治「癌」年花389億 近5年新增給付100項新藥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有健保真好,對病患而言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新的一年才剛開始,健保署統計,從去年到今年,健保陸續收載超過34種新藥,並擴增了18類疾病藥品的給付範圍,當中以「癌藥」最多占40%,今年初又增加給付第二代肝癌標靶新藥以及非小細胞肺癌口服化療藥品,估算超過十萬人可享新藥給付帶來的治療效益。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表示,新收載的癌藥,範圍一口氣涵蓋乳癌、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胰腺癌等12種癌別,以國人死亡率最高癌別肺癌為例,就擴增給付ALK與ROS-1基因突變標靶藥物,新增口服化療藥品。

戴雪詠說,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近5年就增加給付了100項新藥,占所有在台上市癌藥的7成,台灣癌症病人接受新藥治療的機會並不輸給歐美先進國家。

健保署也進一步分析,去年新藥或給付規定修訂案件通過藥物擬訂會議核准的比例達98.6%,其中包括13件來自醫院與學會的建議也被採納修訂,顯示健保重視民眾使用新藥的權益。

至於未通過擬訂會議核准者,戴雪詠強調,大多為不具臨床治療意義、不符合成本效益,或是廠商不同意降價分攤風險的藥品。

戴雪詠說,健保藥費支出,以2018年的1957億元藥費為例,花費最多的藥品即為抗腫瘤與免疫調節劑,約有389億元,占整體藥費22%,成長率排名第一。其次為心臟血管用藥、全身性抗感染劑、胃腸道及代謝用藥,分別占整體藥費約16%、15%及14%。

健保署說,健保每年增列的新藥預算約在10到20億元間,在健保財源尚無法擴充下,新藥的給付對象及條件難免有所限制,因此健保也會採取風險分攤機制,要求廠商負擔部分藥費,並積極管控重複用藥與檢測,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整整一個月吃飽飯就「上腹悶脹」 瘦子原來也會膽結石

過年大掃除躲不掉肩頸痠痛嗎? 快避開4大不良姿勢工具地雷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目前守好社區感染這一條防線,最怕有居家檢疫、居家隔離仍趴趴走的民眾衝出缺口,台北市衛生局最新一天之內針對6名不遵守居家檢疫規定的民眾分別開罰1萬元,寫下單日新高;北市迄今已逮到12人趴趴走,其中有待在飯店檢疫的美籍男子偷溜飯店樓...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蔓延全球,每個人聽到新型冠狀病毒都怕,無不設法保護自己免於風險,要對抗病毒上身,除了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做好外在防護、養成運動習慣並維持良好生活作息之外,營養師提醒,把握飲食的營養也很重要,日常生活就有些常見且容易取得的食物,...

閱讀詳情 »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世界各國正嚴加防範,台灣至今(2月12日)尚未發生社區感染的狀況,除了政府全力動員醫界防疫,全國民眾配合做好個人防疫也是關鍵之一。為防堵疫情擴散,疾病管制署將有被傳染疑慮者,依感染風險程度區分為「自主健康管理」、「居家檢疫」、以及「居家隔離」三種處理方式,提醒相關民眾應積極配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