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健保藥費治「癌」年花389億 近5年新增給付100項新藥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有健保真好,對病患而言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新的一年才剛開始,健保署統計,從去年到今年,健保陸續收載超過34種新藥,並擴增了18類疾病藥品的給付範圍,當中以「癌藥」最多占40%,今年初又增加給付第二代肝癌標靶新藥以及非小細胞肺癌口服化療藥品,估算超過十萬人可享新藥給付帶來的治療效益。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表示,新收載的癌藥,範圍一口氣涵蓋乳癌、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胰腺癌等12種癌別,以國人死亡率最高癌別肺癌為例,就擴增給付ALK與ROS-1基因突變標靶藥物,新增口服化療藥品。

戴雪詠說,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近5年就增加給付了100項新藥,占所有在台上市癌藥的7成,台灣癌症病人接受新藥治療的機會並不輸給歐美先進國家。

健保署也進一步分析,去年新藥或給付規定修訂案件通過藥物擬訂會議核准的比例達98.6%,其中包括13件來自醫院與學會的建議也被採納修訂,顯示健保重視民眾使用新藥的權益。

至於未通過擬訂會議核准者,戴雪詠強調,大多為不具臨床治療意義、不符合成本效益,或是廠商不同意降價分攤風險的藥品。

戴雪詠說,健保藥費支出,以2018年的1957億元藥費為例,花費最多的藥品即為抗腫瘤與免疫調節劑,約有389億元,占整體藥費22%,成長率排名第一。其次為心臟血管用藥、全身性抗感染劑、胃腸道及代謝用藥,分別占整體藥費約16%、15%及14%。

健保署說,健保每年增列的新藥預算約在10到20億元間,在健保財源尚無法擴充下,新藥的給付對象及條件難免有所限制,因此健保也會採取風險分攤機制,要求廠商負擔部分藥費,並積極管控重複用藥與檢測,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整整一個月吃飽飯就「上腹悶脹」 瘦子原來也會膽結石

過年大掃除躲不掉肩頸痠痛嗎? 快避開4大不良姿勢工具地雷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尤華恩/台南報導】面對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嚴峻,台南市長黃偉哲一再向民眾呼籲端午不返鄉,留在原地過節,且祭出200元退票獎勵,截至今(11)日上午雙鐵及國道客運到台南的訂票張數已少於3000張,黃偉哲更於今日傍晚至高鐵台南站視察民眾返鄉狀況,現場每班次下車人數大幅減少僅約2、30人出...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顗喆/台北 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11)日上午與各縣市政府召開的「全國防疫會議」,決議如下: 一、雙北疫情趨勢雖持平惟仍舊嚴峻,指揮中心持續鼓勵各縣市增設社區篩檢站,以便及早發掘潛在陽性個案,阻斷社區傳播鏈;另鑒於重症及死亡數攀升對社會之衝擊與影響較大,也請各地方政府持續...

閱讀詳情 »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自5月 19日宣布全國三級警戒、6月7日再次延長三級警戒至6月28日,血源捐入狀況更顯嚴峻,高雄捐血中心6月11日下午1點的醫療血液庫存量僅剩4.0天,處於極度血源短缺的緊急狀態。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世界捐血人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捐血,讓世界繼續跳動!」...

閱讀詳情 »

記者黃昭博/嘉義報導 因應COVID-19疫情升溫,衛福部針對「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民眾的就醫需求,擴大通訊診療法規的適用對象,有需求之民眾可透過衛生局轉介進行遠距視訊診療。嘉義基督教醫院更針對慢性疾病病人提供電話診療服務,減少民眾進出醫院,降低感染風險。嘉基自5月21日開放通訊診療以來至6月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