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保資料大數據 開拓全球藥物安全新視野

健保資料大數據 開拓全球藥物安全新視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最新研究發現,普遍使用在泌尿道感染、肺炎、與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的抗生素氟奎諾酮(Fluoroquinolone)可能導致主動脈膨大或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增加約兩倍。此一研究歷時兩年,團隊由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李建璋醫師(同時為雲林分院急診主任)和東海大學管理學院許書銘副教授在2013年組成,是世界上首先證實,加上氟奎諾酮廣為臨床使用,此結果有重大之公共衛生意義。相關研究於2015年11月獲刊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 —「JAMA Internal Medicine」,期刊編輯大力推崇臺灣專業的健保大數據研究,為全球藥物安全帶來新視野。
感染疾病第一線藥物,一年服用人數80萬人以上
氟奎諾酮(Fluoroquinolone)由於能夠抑制多種微生物的生長、口服吸收好,逐漸取代傳統盤尼西林類成為許多感染疾病的第一線治療,臺灣每一年估計有高達80萬人以上服用氟奎諾酮類抗生素。
使用超過20年 副作用終被確認
儘管氟奎諾酮的臨床使用已超過20年,普遍被醫師認為是一個安全的藥物,其藥理機轉上會影響膠原蛋白和結締組織的形成,而隨著氟奎諾酮的使用增加,臨床上一些病人產生肌腱發炎,甚至罕見的阿基里肌腱斷裂的案例也逐漸被報導,但由於
傳統臨床研究要累積足夠的病人數,用以分析此罕見卻致命的副作用有相當的困難度。臺灣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的大數據研究,提供解決相關難題的可能途徑。
服用前充分告知心血管疾病 避免相關風險
主動脈剝離或主動脈瘤是非常罕見但致死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每一百萬個臺灣人約只有100至200案主動脈剝離或主動脈瘤,然而,病患如未接受緊急手術,死亡率高達六成。
雖然研究結果顯示氟奎諾酮會導致主動脈剝離或主動脈瘤的風險增加,但是民眾不需要過度恐慌。因為主動脈剝離或主動脈瘤是罕見疾病,該研究分析,每6668至7704氟奎諾酮處方才會增加1位主動脈剝離或主動脈瘤。建議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在吃抗生素前,必須跟醫師說明自己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史,能夠避免相關危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2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黃姓小五女童常向父母抱怨肩頸僵硬、腰痠背痛,父母原以為是上體育課過於痠痛,起初只貼藥布,症狀嚴重時則選擇民俗療法治療,幾個月下來症狀時好時壞,直至在學校接受健康檢查時,醫師發現脊柱有不正常彎曲現象,安排到醫院複診,確診為功能性脊椎側彎,經安排物理治療後終改善症狀。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6)日台灣新增1名新冠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第935例個案12月29日在緬甸確診,曾好轉出院病情再惡化入院,2月7日搭乘醫療專機回台住院,約1個月後使用葉克膜,仍多重器官衰竭昨(5)日病逝。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935例個案在去(2020)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自購牛津AZ新冠疫苗,日前到貨11.7萬劑,目前仍在封緘檢驗流程,開打國家英國、美國、韓國都有傳出嚴重過敏反應個案,另外路透社報導,牛津AZ疫苗對巴西變異病毒保護力可能不錯,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疫苗覆蓋率至少達到人口60%以上,才可能考慮開放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5)日越南公布新增6例境外移入,當中1名註明是中國籍專家,經查證是台灣籍,今(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個案在出境台灣前,在台中榮總核酸檢驗陰性,入境越南當天也檢驗陰性,3月4日檢疫期滿篩檢轉陽。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有關台灣人在越南確診,已經有取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