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康「新視界」來臨!AI眼底照相篩查,掌握慢性病風險

為了找出疾病,僅做全身健康檢查還不夠,隨著3C代來臨,因緊盯螢幕高度用眼,眼睛健康檢查更是不可忽略!除了3C族好發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疾,糖尿病患更容易併發7大眼疾,是最需要追蹤的一群,這些族群都可以透過眼底照相檢查一窺究竟;目前更進一步有結合AI高科技的眼底照相機,不但能提供眼科診斷輔助,甚至可評估數十種慢性病風險,為大眾帶來突破性的「新視界」!

健康「新視界」來臨!AI眼底照相篩查,掌握慢性病風險

星創視界推出AI眼底照相機,不但能提供眼科診斷輔助,甚至可評估數十種慢性病風險。

AI人工智慧眼科應用帶來助益 發現眼睛疾病與慢性病風險

現今健康大平台中AI人工智慧蓬勃發展,在預防醫學、健康管理,以及遠端醫療方面的應用,都能帶來很大的助益,尤其是對於提升影像醫學的辨識正確性,如助一臂之力。目前在眼科領域,已經有結合AI的眼底照相檢查,可以解決耗時耗力的問題,在短短的時間內,即可評估出包括常見眼睛疾病與其他數十種可能潛在慢性病的風險。

自我顛覆不斷超越!星創視界董事長王智民守護大眾的眼睛健康

透過AI的幫助,在眼科方面已經展現成功經驗的首推星創視界的創新力作。10日在台灣舉辦的一場「2019商周圓桌趨勢論壇─啟動0型新商業」活動中,受邀演講的星創視界暨中國寶島眼鏡董事長王智民,特別分享自我顛覆不斷超越的致勝心法。西進已經20年的中國寶島眼鏡公司,於2012年更名為星創視界,目前在大陸已經有逾1200家門市,會員數超過3千萬人,成為華人最大眼鏡連鎖集團。

健康「新視界」來臨!AI眼底照相篩查,掌握慢性病風險

「2019商周圓桌趨勢論壇─啟動0型新商業」活動中,受邀演講的星創視界暨中國寶島眼鏡董事長王智民,特別分享自我顛覆不斷超越的致勝心法。

AI眼底照相機高科技演算解讀 個人視力護照輔助參考

為了守護大眾的眼睛健康,星創視界於2018年在大陸引進AI眼底照相機,不到2分鐘,即可完成拍攝眼底照片,並通過Airdoc研發的AI慢性病識別演算加以解讀,可評估包括黃斑病病變、糖尿病、高血壓等數十種慢性病風險。待驗光、篩檢完成後,用戶手機會收到專屬的視力護照,並有檢驗後的初步評估,作為探究疾病風險的輔助參考,此項高科技令人眼睛一亮!

除此之外,星創視界並和知名互聯網健康諮詢平臺春雨醫生的系統對接,在寶島眼鏡完成AI眼底篩查後,顧客可通過星創視界研發的電子視健康檔案Vision-iBook直接諮詢醫生,由眼科醫生線上回答顧客疑問。

健康「新視界」來臨!AI眼底照相篩查,掌握慢性病風險

星創視界暨中國寶島眼鏡董事長王智民(圖右)與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瑩山(圖左)進行AI篩查意見交流。

健康「新視界」來臨!AI眼底照相篩查,掌握慢性病風險

AI眼底照相機,不到2分鐘,即可完成拍攝眼底照片,並通過Airdoc研發的AI慢性病識別演算加以解讀。

王智民董事長表示,大陸有14億人口,但是近視人口即約佔3億人,視力保健刻不容緩。但是眼科醫師約僅有4萬人、驗光師1萬人,專業人力有限;加上沒有家庭醫生和轉診系統,每個人眼睛有問題都會到大醫院求診,導致大醫院非常擁擠。如果沒有借助AI人工智慧的應用技術協助,將會使得城鄉醫療資源仍然出現嚴重分配不均,病人無法得到良好醫療服務的窘境。現在將AI眼底照相機設置在眼鏡店裡,同時深入社區舉辦公益篩查活動,可提高人們對視力保健的認識,人工智慧也能減少去大城市醫院的需求。

健康「新視界」來臨!AI眼底照相篩查,掌握慢性病風險

驗光、篩檢完成後,用戶手機會收到專屬的視力護照。

糖尿病可能引起7大眼睛疾病 定期眼底照相檢查早預防

AI人工智慧在眼科檢查方面的應用新趨勢,對於台灣眼科未來有什麼期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瑩山表示,3C時代帶來許多眼睛文明病,只要懷疑有視網膜、視神經、黃斑部或脈絡膜方面的眼疾時,都應該進行眼底檢查,找出可能病因。

尤其,台灣糖尿病位居十大死因之一,約有200萬糖尿病友,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可能引起7大眼睛疾病,包括:乾眼症、眼壓高、青光眼、飛蚊症、糖尿病引起玻璃體出血、糖尿病黃斑部病變與糖尿病視神經病變等,都會損害眼睛健康,影響視力,嚴重甚至可能導致失明。

健康「新視界」來臨!AI眼底照相篩查,掌握慢性病風險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瑩山表示,3C時代帶來許多眼睛文明病,定期做眼底檢查,才能保護眼睛靈魂之窗,此外,還能避免糖尿病帶來其他慢性病更多的傷害。

糖尿病友除了要避免出現眼睛病變,還要注意可能引起腎臟病變、神經病變、腦中風、心肌梗塞、骨質疏鬆、失智症等併發症,所以,糖尿病患更是最需要追蹤檢查的一群,最好定期接受眼底照相檢查,及早預防。

眼底照相檢查不可輕忽,主要了解眼底是否有病變

總括來說,眼底照相檢查主要在了解眼底是否有病變,包括以下疾病:

1.視神經相關疾病:如檢查青光眼是否影響到視神經,及視神經炎、視乳突水腫等。

2.視網膜本身疾病:如黃斑部病變、視網膜退化、裂孔、剝離等。

3.眼中風:確認是動脈或靜脈阻塞。

4.飛蚊症:檢查視網膜是否同時有相對應的病變。

5.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包括黃斑部水腫、視網膜出血、新生血管,甚至玻璃體出血等。

陳瑩山醫師表示,台灣醫界早已將糖尿病共同照護模式視為提升糖尿病照護的重要措施,有鑑於糖尿病併發疾病的影響規模,已經如同「聯合國」,眼科有必要扮演糖尿病照護的重要守門角色,目標不僅是治療,更要落實預防策略,其中眼底篩檢不可輕忽。唯有定期做眼底檢查,才能保護眼睛靈魂之窗,此外,還能避免糖尿病帶來其他慢性病更多的傷害。而透過AI人工智慧的輔助,可以讓大眾多關注自己的眼睛健康,並且了解控制慢性病的重要性,是未來新趨勢,也是邁向健康的一大步。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714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照顧長輩除了生理,心理健康也得多注意,尤其家中若有急性子的長輩更得留意是否有老年憂鬱、焦慮、恐慌等現象!臺中慈濟醫院神經科郭啟中醫師指出,若出現類似症狀時,除了家人多給予關心與陪伴,必要時也應盡一步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協助,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才能避免影響日常生活。八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位50多歲女士每天使用3C產品,並且工作長達12小時,加上工作繁忙時常3餐外食及更年期荷爾蒙減少,出現紅眼、灼熱及眼皮浮腫等乾眼症狀,自行頻點人工淚液長達2年,直到出現雙眼灼熱疼痛、視力模糊,影響工作效率後才緊急就醫治療,檢查竟然眼皮常不完全閉合導致乾眼症。 國泰醫...

閱讀詳情 »

白露過後,俗話說得好“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在經過白露、秋分兩個節氣之後,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氣溫日漸下降,時不時來的寒雨,令溫度更低了。 ​   而這些節氣過去了之後,意味著真正的秋季已經來臨。在中醫養生的角度看來,秋季也應該保持著陰陽平衡的規律。 秋季時候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被鬼附身了嗎?南投一名60歲男子,右手突然不受控制,就像手有了自己的意識般,會突然伸手抓東西或衝動的往前握住前方物品,把自己跟家人都嚇壞了。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周建文主任指出,患者罹患了罕見的「他人之手症候群」(Alien hand syndrome)。腦中風腦部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