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康吃粽3原則,最佳時機是這個…

作者:張世傑

端午節各式粽子四處飄香,深獲老饕所喜愛。但醫師提醒,吃粽子一定要節制,特別是3大族群更要忌口;由於粽子中的糯米不易消化,因此吃粽子最佳時間在白天,同時應搭配高纖蔬菜水果均衡一下,才是健康吃粽。

健康吃粽3原則,最佳時機是這個…

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陳冠至醫師指出,粽子因主成分是糯米不易消化,且屬高油高熱量及高升糖指數的食物,若是吃過量,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脹氣、消化性潰瘍,或是胃食道逆流等症狀。

若本身有糖尿病、新陳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患的民眾,更應忌口,建議1天最好不要吃超過1顆,否則易造成血糖血酯不易控制。特別是以下3族群,吃粽子應掌握:「趁熱吃、勿過量、口味淡」3原則,維護健康。

吃粽3原則 慢性病應忌口

1.功能性腸胃疾病患者:這類病人平常就容易脹氣(胃肚肚),因此面對美味粽子時,千萬不可狼吞虎嚥,宜細嚼慢嚥,如此既能享受美味又可減少脹氣,此外最好是趁熱吃,以減少腸胃不適。

2.糖尿病患者:最好挑選含糖量及升糖指數較低的粽子,若是需要搭配果糖食用時也要酌量,此外血糖也需嚴密監測,以及聽從醫師及糖尿病衛教師的建議,而最重要的還是切勿過量。

3.心血管病患者:粽子大部分都是偏油,食用過量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恐引發急性冠心症等相關症狀,建議挑選口味較為清淡含油量較少的粽子食用。

健康吃粽3原則,最佳時機是這個…

吃粽子應掌握:「趁熱吃、勿過量、口味淡」3原則。

白天吃粽子 腸胃容易消化

陳冠至醫師強調,最好是在白天享用粽子,晚餐後則儘量避免,主要是因為粽子是屬於難消化的食物,晚上腸胃道處於半休息狀態,太晚吃粽會大大增加腸胃道的負擔,會使胃酸分泌增加,胃食道逆流及消化性潰瘍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

另外,市售的粽子,1顆的熱量都超高過1碗白飯(約300大卡)且油脂含量(約3湯匙)更是破表,本身若有膽囊結石,或是胰臟發炎病史者一定要當心,因為高油脂食物易引發急性發炎,千萬不可小覷,建議可掌握3小撇步健康吃粽。

1.選擇分量適中的粽子:

粽子分量越大,相對熱量會越高,建議可選擇「中」或「小」分量的粽子,也可以與親友分享,減少熱量的攝取。

2.粽子當正餐勿當點心:

粽子1顆熱量相較於一碗飯加上2份的肉類及1~2份油脂類,約成年人一餐的熱量。因此建議,一餐吃1個粽子即可。

3.搭配高纖蔬果助消化:

粽子以糯米為主,較不易消化,建議吃粽子可以搭配足量的青菜或青菜湯,增加纖維的攝取。纖維不僅能幫助消化,又能增加飽足感,避免因單獨吃粽子而沒飽足感,造成食用過量;同時建議應搭配低升糖指數的水果(低GI水果),像是奇異果、香蕉、蘋果、芭樂、小番茄等,有助於穩定血糖。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由於冬天濕冷,人們往往只注意避免著涼感冒,卻忽略可能「中暑」的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中暑不只會發生在夏季,冬季也常因緊閉門窗造成室內溫差大、空氣流通性差等引發「冬季中暑」。周宗翰表示,冬季中暑是由於人體過度保暖或在室內空氣悶熱過久,而造成類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通業技研舉辦「全方位3D列印醫療應用研討會」,邀請醫療產業界的學者、醫師、業者與會,包含如何藉由CT/MRI資料轉換到3D圖檔、植牙手術導版運用、頭蓋骨、顱顏手術、頸椎、輔具等3D列印應用,以及醫療器材開發服務平台,針對現行3D技術在醫療應用範疇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分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不吃早餐,我就是不吃早餐,怎麼可能起得來,瞌睡蟲在搗亂!」Mc HotDog 歌曲「不吃早餐才是一件很嘻哈的事」歌詞中,是現下很多年輕人的狀態,而早午餐開始流行起來,不吃早餐的人漸漸變多。到底不吃早餐會對身體產生什麼影響?張湘寧營養師表示,不吃早餐,容易造成胃潰瘍,長...

閱讀詳情 »

  為了工作或者學習不得不熬夜是時有發生的,可是熬夜的代價是第二天醒來眼睛下方大大的眼袋,不僅影響自己,而且影響他人對自己印象。有什麼辦法可以快速去眼袋呢? 下面就為大家揭曉去眼袋最有效的方法: 去眼袋的天然食材 1、淘米水+蜂蜜 淘米水是一個神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