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康篩檢不可少 及早揪出癌細胞!

健康篩檢不可少 及早揪出癌細胞!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還不到50歲的黃小姐,參加公司提供的健康檢查時,選擇加做四癌篩檢的乳房攝影檢查,報告顯示左側乳房有細小多型性鈣化,進一步接受切片檢查後發現為原位癌,進行外科手術後,目前在門診規律追蹤。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黃薰瑩醫師表示,若能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將可以大幅地改善日後疾病惡化的風險,「實施篩檢」就是早期診斷中重要的一環。

每四分五十八秒一人癌症 健康篩檢不可少

國人目前十大死因之首為癌症,癌症登記報告的最新數據於去年底出爐,105年新發癌症人數為10萬5832人,比104年相較增加676人,平均每4分58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105年十大癌症發生數的前三名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其它依序為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食道癌。
國民健康署目前提供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與口腔癌的篩檢工具,包括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30歲以上婦女,建議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避免接觸致癌物質 早期診斷適當治療

另外,B型肝炎與C型肝炎帶原者建議作肝癌篩檢,每半年至1年施作腹部超音波與胎兒蛋白的血液檢驗;若有肝硬化者則需縮短為每三至六個月檢查。而肺癌雖然可由低輻射線電腦斷層檢查早期發現,但高偽陽性可能導致後續一連串不必要的侵入性檢查與治療,目前僅建議施作的高危險族群為年齡介於55-74歲,抽菸史超過30包/年(即每天抽1包菸,超過30年;或每天兩包,超過15年;或每天3包,超過10年等)以及目前仍在抽菸或戒菸尚未超過15年者。 
黃薰瑩醫師表示,預防醫學的目的為「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最理想的癌症防治策略應從初段預防開始,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注重營養、均衡飲食、採取促進健康行為、避免接觸致癌物質,如菸、檳榔、有毒物質等,鼓勵民眾主動接受癌症篩檢,透過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盼達到減少死亡率及提高生活品質的效果。

【延伸閱讀】強光工作釀白內障 「這樣」治療後他連老花都好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5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合成圖-圖片截自中國健康網 今日頭條)   蒜頭是很多家庭常備的辛香料,但有時買回的蒜頭在數週後就發芽了,可能有人會把發芽的蒜頭丟棄。認為「這東西沒法吃了」,其實發芽的蒜頭能吃而且研究顯示,發芽的蒜頭還有意想不到的神奇功效。 一、發芽的大蒜更有益心臟健康 食用大蒜或服用含有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學測放榜,許多考生期待已久的成績出爐,但有學生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竟出現心悸、失眠甚至拉肚子等症狀;北市立關渡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邱姵寧指出,主要是因急性壓力反應或是環境適應障礙等因素,引起生理症狀,臨床上少部分個案又稱為焦慮性憂鬱症。 無法適應環境 誘發焦慮性憂鬱症機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最近天氣多寒冷,許多人都會穿上發熱衣來抗寒,寒流來襲時,更是有人會穿上好幾件發熱衣,以及發熱褲,深怕一不小心就冷到了,導致感冒上身;然而,如果長時間穿著發熱衣與發熱褲,也有可能會因為悶熱,而使皮膚長出毛囊炎。 穿上好幾件發熱衣來抗寒大有人在 最近幾年,發熱衣大賣,主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6歲吳小姐,白領上班族,體型纖瘦。最近出現右側下肢痠麻感覺,一路從臀部延伸到腳趾,擔心是腰椎退化。確診後發現,吳小姐上班長期坐辦公桌,偏好翹腳坐姿,使得梨狀肌長期受到拉扯,壓迫到坐骨神經,引起所謂的「梨狀肌症候群」,教導改善坐姿、避免久坐,配合藥物與簡單復健動作後,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