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健檢救命!小腫瘤躲胃壁黏膜 微創術精準切除

健檢救命!小腫瘤躲胃壁黏膜 微創術精準切除

台灣一名55歲的李姓婦人,在一次全身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胃中有約一公分平滑凸起的小腫瘤,由於位置在胃壁黏膜下,在胃鏡下執行切片,不容易取出腫瘤組織,往往得不到正確的答案,但若直接做切除,風險會較高,故得選擇外科手術。所幸經內視鏡超音波確定腫瘤位置,加上術中內視鏡協助定位引導下,藉由腹腔鏡手術,順利將腫瘤切除。

替李婦診治的台灣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尹文耀表示,該病患是在胃鏡檢查時,發現胃部幽門上方有約一公分的小凸起,表面光滑,若直接以內視鏡切片檢查或切除,會有胃部穿孔的危險。雖然一般胃黏膜下腫瘤傾向良性,也有惡性的可能性,特別是在腫瘤大於二公分以上,惡性機會更高。李婦狀況雖偏向良性,但若不開刀切除,無法確定腫瘤的性質,只能定期做胃鏡反覆追蹤。

尹文耀說,由於病患十分擔心仍有惡性腫瘤的風險,最後選擇外科手術切除,避免夜長夢多。執行外科手術若只靠傳統方式剖腹手術,傷口較大,或只靠腹腔鏡手術,無法精準定位,也需要切除較大的部位。尹文耀說明,為了避免腹部留下大傷口,手術過程內外科醫師「裡應外合」;由台灣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曾志偉,以內視鏡超音波從內部確認腫瘤位置,並以燈光指出腫瘤所在,外科醫師則用內視鏡協助定位引導下,用腹腔鏡手術透過幾個小傷口,順利找到開刀部位切除腫瘤。

手術後,經病理切片檢驗,李女士的腫瘤為良性,終於能放下心中大石。尹文耀補充說,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預防醫學,若透過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問題,不需要動大手術解決,不但能降低手術風險,也能縮短病人復原時間,以此病患為例,及早發現問題,盡快治療,是健康檢查的意義,也是讓病人在面對可能發生的疾病時,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相關推薦

裙襬搖搖 2014 業餘隊際爭霸戰北區初賽13日在美麗華球場開打,現場共有24隊業餘球隊角逐晉級決賽資格,此項賽事不僅考驗選手球技,更突破傳統增設最佳團隊形象獎,經由隊呼和服裝展現各隊士氣。雖說是業餘隊際賽,不過競賽過程非常嚴謹,必須是在台灣成立2年以上、隊員人數需達 26 人以上的球隊才能參賽,此...

閱讀詳情 »

台灣青少年蔬果攝取量,隨著年齡的增加,出現明顯遞減的現象。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結果發現,過去30天,台灣青少年每日攝取五份蔬果的比例,在國中學生為17.5%,至高中階段降為10.6%;若和西太平洋地區14個國家相比,排名竟落在倒數第三名。國健署101年及102年辦理國中和高中在學青少年「吸菸及...

閱讀詳情 »

中華民國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2年起舉辦「1919愛走動」,為陷入急難的弱勢家庭籌募救助金,至今年9月已累計資助超過8000個急難家庭,今年的活動將以「單車環台大串連」,由38位環台募款勇士單車環台加上7場民眾陪騎活動為主軸,期望所募經費能夠達到幫助千個急難家庭的目標,網路報名點這裡。自行車是最講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