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健檢看到「血小板低下」沒症狀就沒事? 醫師喊錯!當心已埋胃癌地雷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都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的習慣,但你可曾仔細注意過健檢報告上的血小板數值?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輕微的血小板低下,往往沒有症狀,容易被輕忽,但研究指出,幽門桿菌感染可能與血小板低下有關,而幽門桿菌感染往往增加胃癌發生的機會。

康本初指出,血小板參與人體的凝血作用,由骨髓製造後進入血管內,一旦血管有缺損的時候,血小板便會經由一系列的反應,形成血栓幫助止血。一般而言,血小板低下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小於10萬/mm3。

血小板低下的原因,醫師分析,除了幽門桿菌感染之外,還有可能是因為製造不足、破壞或耗損太多或累積在過大的脾臟所致。

為什麼血小板低下跟幽門桿菌有關?康本初解釋,可能因為幽門桿菌所帶的某些抗原類似血小板的結構,身體的免疫細胞誤將血小板認為是外來物質,加以攻擊破壞,造成血小板低下,只要經過妥適治療,將幽門桿菌根除,血小板的數目就有可能回升。

康本初說,幽門桿菌是在人體胃內的一種細菌,主要是經口傳染,感染後會造成一些胃的疾病,一開始沒明顯症狀,當造成胃炎、胃潰瘍時,才會有上腹痛、消化不良等現象;也有可能造成胃以外的疾病,像是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ITP)、貧血等。臨床可經由呼氣試驗、糞便抗原測試、內視鏡黏膜組織直接檢測等檢查方式來檢驗是否感染幽門桿菌。

康本初提醒,日常生活中得注意環境清潔及食物安全,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使用公筷母匙,避免飲用有汙染可能的水,且不以口中食物直接餵食嬰幼兒,才能降低感染幽門桿菌的機會。尤其,幽門桿菌感染可能增加胃癌發生的機會,有幽門桿菌感染相關症狀或是健康檢查有血小板低下者,應就醫進一步查明病因,加以治療。

照片來源:書田診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瞳孔變白竟是罕見眼癌! 2歲童四處尋醫仍須「摘眼保命」

「莫德納孤兒」注意了!近期有疫苗來 7/16前打過第一劑者優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首頁圖片取自:網路) 香蕉是台灣盛產水果,照理說國人應該跟它很熟,偏偏北農總經理吳音寧跟香蕉不熟,接受台北市市議員質詢的表現不專業,搞不清香蕉與芭蕉是兩種不同的水果,被議員毫不留情重批。不過拉回務實面,無論你熟不熟香蕉品種,都得找到「如何吃到香蕉好風味」的初衷,不是嗎? ...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女生不只是月經忍受經痛辛苦,更需要時常面對月經沒來、白帶增多、分泌物發臭有異味等各種擾人情形。 不過,講到婦科疾病更是讓人聞之色變。今天要來跟大家談談「子宮肌瘤」。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院長陳保仁醫師表示,許多病患可能會詢問,皮膚癌有看痣自診、乳癌...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魏崢(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 主任) 性生活 無論時代如何進步,性觀念日漸開放,要在大庭廣眾與主治醫師討論自己的性生活,對大部分的病人而言還是件難以啟齒、令人尷尬的事情。 一般國內患者較為保守拘謹,尤其在罹患心臟病後,可能因為羞於啟齒或是恐懼,因而「戒除」了性生活,...

閱讀詳情 »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林暐鈞 胃常耍任性?若不搭理,恐小病變大病,胃炎不治慘胃癌!據基隆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說,『潛伏在胃內的大敵有「幽門桿菌」!若患者常食用醃漬食物、加工肉品、亞硝酸鹽等食物,還有抽菸,易伴有腸化生現象,此時「胃黏膜」長如腸子,相當詭異。』而在顯微鏡下又分低分化、高分化,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