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圓夢!子宮頸閉鎖不全婦 9次流產終得子

台灣一名41歲的陳女士,過去懷孕9次卻因子宮頸閉鎖不全皆宣告失敗。陳女屬於高危險妊娠,高齡合併妊娠糖尿病與高血壓且有多次流產記錄,但為了求得一子,仍不放棄希望,決定拚第十次懷孕,在醫師建議下接受腹腔鏡子宮頸環紮手術後再懷孕,終於如願得子,寶寶於33週以剖腹產出生。

該病患自2004年起,已懷孕9次,因子宮頸閉鎖不全,接受過6次傳統麥當勞(McDonald)子宮頸縫合術,皆不幸流產。即便信心不斷受到打擊,但求子若渴的他們,仍舊抱持一絲希望。

替陳女進行診治的台灣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教授李奇龍說,該患者過去歷經多次流產,可能是導致子宮頸閉鎖不全的主因。他說明,「子宮頸閉鎖不全」是指子宮頸沒有關閉的能力,子宮頸通常是要到足月,約37-40週才慢慢的張開,小孩子才會生出來。而閉鎖不全的孕婦通常第一胎懷孕沒辦法事前得知,但可從超音波測量子宮頸長度,通常短於2.5公分則屬於高風險群,最好是在12-18周左右進行傳統子宮頸環紮術。

李奇龍補充說,導致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原因,除了子宮頸長度小於2.5公分,大多是後天造成,像是子宮頸曾做過大面積切片、電燒等手術,也有一部分是天生的。

李奇龍形容,患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孕婦,就像是讓寶寶住在一個不完善的宮殿中,子宮沒有足夠的支撐力能讓孩子居住到足月,因此易導致流產或早產。當孕婦在早期懷孕時發生子宮頸無痛性的擴張,伴隨少量的陰道出血與腹部的下墜感,內診或超音波撿查時可看到羊膜成一汽球般突出於子宮頸口外,往往是因為「子宮頸閉鎖不全」所造成。

為避免因「子宮頸閉鎖不全」造成流產或早產問題發生,該個案接受腹腔鏡子宮頸環紮手術(laparoscopic cervical cerclage),有別於傳統經陰道麥當勞McDonald子宮頸縫合術。李奇龍表示,腹腔鏡微創手術是從孕婦腹部打開2至4個約0.5公分的傷口,放入環紮帶後,於高位的子宮頸進行環形的束綁。如此可避免過短的子宮頸,隨子宮逐日增大而發生閉鎖不全,更能有效抵抗子宮壓力,讓多次流產的婦女仍能成功懷孕生產的機會。

子宮頸環紮手術是用不吸收的縫線,將子宮頸作一個環形的縫合,等到足月時再將之剪開取出,便可以自然生產。做完子宮頸環紮術後可能需要住院2-3天,以方便醫師可以觀察是否還有早產陣痛的情形發生。

李奇龍建議,經醫師評估後,若女性想擁有寶寶,但將來可能面臨「子宮頸閉鎖不全」問題,最好在懷孕前就先做環紮手術,預防勝於治療,以有效降低早產或是流產的機率。



相關推薦

藝人黃子佼與孟耿如兩人愛情長跑7年,終於在去年修成正果登記結婚,原訂今年5月婚宴將宴請7百人,但國內疫情持續嚴峻,黃子佼今天在臉書表示,為顧全大局,他們倆人決定取消大婚禮,僅席開4桌家宴。黃子佼今天晚間在臉書上指出,7百人婚宴、數十人迎娶,雖然是五月卻仍然有風險。他說,為了顧全大局,「一顆心懸著,不...

閱讀詳情 »

因應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指揮中心宣布擴大居家隔離對象至1月6日至1月19日曾至部桃探病或陪病者。而立委林俊憲的助理因曾在這段間去過部桃探病,因此25日開始請假在家隔離。林俊憲辦公室稍早也發出聲明,表示已將辦公室消毒,並通報立法院人事處,全力配合指揮中心。林俊憲辦公室聲明全文:本辦公室一名助理同...

閱讀詳情 »

衛生福利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擴大,外界關注總統蔡英文是否與桃園市鄭市長通電話瞭解防疫作為。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也證實,蔡總統今日曾與鄭市長通過電話,了解桃園目前防疫相關工作的整備現況,同時關心市民生活及民生經濟所受到的影響程度。他強調,總統也勉勵桃園市府團隊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齊心努力,並重申「中央...

閱讀詳情 »

衛生福利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累計15名確診,90多歲老翁因為牙痛赴長庚急診後確診,引起各界高度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透露,老翁因為肺炎,目前還在隔離病房治療中。90多歲老翁(案881)今年1月上旬,因其他疾病住進部立桃園醫院,經7B護理師案852負責照護後,15日順利出院返家。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