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健行登山,助糖友防疫控糖,雙效保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健行登山,助糖友防疫控糖,雙效保健康

運動有助於預防糖尿病,而對於糖尿病患者,也有助於血糖控制,但是登山運動適合糖尿病友嗎?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周建安醫師解釋,現階段已發展出多種長效型胰島素,能在體內緩慢釋放藥效,長時間維持血糖平穩,不容易造成低血糖風險,且室溫攜帶保存也沒有問題。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也有以長效型胰島素成分為主的複方控糖筆,除了有助於延緩胰島細胞退化、控制飯前血糖的作用,對於控制飯後血糖效果也相當不錯。

周建安醫師說明,在戶外進行中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慢跑及爬山都相當適合糖友,不僅在運動時可以隨時調整運動強度,接觸大自然更有助於舒緩壓力並放鬆心情,只要身體狀況許可,並把握慎防低血糖、足部照護等糖尿病運動原則,糖友同樣能享受健行、登山的樂趣。雖然疫情期間無法外出登山,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對血糖控制及提升免疫力有正向幫助,因此適當的室內運動也可幫助糖友維持體重、控制血糖及降低併發症的風險(如感染、心血管疾病風險)。

把握三大注意事項 糖友登山健行也ok
一、隨時注意血糖數值,避免低血糖
周建安醫師建議,糖友在登山前可以先進行血糖監測,若血糖數值低於100mg/dL時先補充點心,例如:一顆小地瓜加一顆雞蛋,出門時隨身攜帶水果、果汁、糖果、餅乾等低血糖應急食品,若有低血糖情況可以立即補充。而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會造成糖份大量分解,使血糖下降,提醒糖友在登山前、中(用餐休息時)、後都應進行血糖監測,才可以在血糖出現異常時及時反應。
二、漸進式調整運動強度,結伴同行
登山前應做好功課,選擇自己熟悉且較無危險性的高山,結伴同行以避免旅程中發生意外卻無人照應,登山時注意適當的休息、做好體力配置並量力而為,過程中若發現有顫抖、心悸、虛弱的身體反應,應立即停止運動。
三、做好足部的防護,避免足部傷害
足部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併發症之一,高血糖容易讓免疫力低下、傷口易感染且修復差,因此在登山時一定要穿著有厚度的襪子及合腳的鞋子,完善的保護足部,合適的鞋襪可避免在登山過程中造成摩擦產生傷口,返家後也要仔細檢查足部是否有傷口,如有足部皮膚受損,應及早就醫以免造成感染部位潰瘍。

胰島素百年里程碑 治療更加安全與便利
2021年是胰島素發明的一百周年,周建安醫師也表示,隨著醫藥技術的進展,糖尿病治療的目標不只是控制血糖,期望在病患的生活品質、用藥便利性上都能有更大的進展,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最後也呼籲糖友們在運動過程中應監測血糖及適當的休息,並隨時注意自身的狀況,若長期有血糖紊亂的情況應與醫師討論,適時調整用藥及運動強度,才能讓血糖控制達到最好的效果!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校園正在全面開打BNT疫苗,由於12歲至未滿18歲的青少年接種BNT疫苗最怕發生心肺炎或心包膜炎的副作用,讓不少孩子在接種之前仍然有點怕怕的,但國內醫師強調,不需過度緊張,其實只需規律作息,避免接種在前、後幾日劇烈運動,把接種疫苗當成日常生活一部分即可,且接種疫苗...

閱讀詳情 »

Delta病毒株入侵台灣,你需要知道,為什麼Delta病毒株值得警戒?以及它可能造成哪些症狀,與一般的新冠病毒染疫症狀似乎不同。作者 編輯 AndreaDelta病毒襲台!起源於印度的Delta變種病毒,之前已經侵襲美國與亞洲許多國家。日本高達近9成感染者,韓國的Delta病毒感染也佔7成。美國衛...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行政院長蘇貞昌9/24到立法院進行3+11決策補充報告,向人民道歉但強調沒有證據是疫情破口,衛福部長陳時中也稱3+11跟800條人命有什麼關係。台北市長柯文哲對此痛批,死了800多人卻是用這樣傲慢的態度,你就是這種人嘛,以後不必再多講什麼。 3+11補充報告今送立院,蘇貞昌道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確定病例,境外移入個案有6例來自緬甸,6例都是境外生;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8例境外移入個案,為2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緬甸(案16292至案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