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健身「狂灌高蛋白」暗藏爆痘危機! 25歲男慘變豆花人全身爛痘

▲(照/書田診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身追求肌肉,狂灌高蛋白飲品,當心人還沒變猛男,先冒一身爛痘嚇壞人!一名25歲男子,從小皮膚狀況極好,一路到大學都不會長痘痘,近幾年為了追求體態,勤跑健身房重訓,沒想到就從後背、臉頰開始冒出一顆顆會癢、會痛的紅色丘疹或膿皰,就醫發現是細菌性毛囊炎,這才知道自己為了追求重訓的極致,2個月來大量補充高蛋白食品,結果身上的痘痘才冒不停。

收治病人的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表示,毛囊炎是一種皮膚常見的疾病,不分年紀、性別、人種,只要有毛髮生長的部位都很有可能發生,而該名男子就是服用大量高蛋白飲品,皮脂分泌過度旺盛惹禍。

臨床統計,毛囊炎多由細菌感染所致,其次是黴菌(真菌)感染,最常發生部位則見於前胸、後背、肩膀、頸部、四肢以及大腿內側鼠蹊部的部位。

高蛋白營養補充品為什麼容易致痘?蔡長祐說,高蛋白補充營養品近年來在健身風氣日盛之下,越來越多人使用,其誘發痘痘的機轉目前不明,但推測可能與服用後增加胰島素及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分泌有關。

蔡長祐近幾年臨床觀察就發現,部份患者在使用高蛋白補充品約1到2個月之後,臉上爆痘或身上出現毛囊炎的機率增加,只要停用並接受治療,多在1個月左右,症狀就會逐漸好轉。

蔡長祐說,毛囊發炎的原因受到個人體質、生活習慣、季節、外在環境而有不同的影響,包括悶熱潮溼的氣候與環境、容易流汗的體質、皮脂分泌過度旺盛或使用過多造成皮膚毛孔阻塞的保養品、穿著悶熱過緊的衣服等。

有些特殊的狀況也會使毛囊炎的發生率增加,蔡長祐提醒,像是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劑、治療癌症的表皮生長因子,或使用類固醇來治療皮膚發炎的症狀等,導致皮膚逐漸變薄,或皮膚保護力下降,進而造成毛囊感染。

治療毛囊炎,目前多以口服及外用抗生素製劑為主,細菌性毛囊炎可透過合適的抗生素來進行治療,黴菌性毛囊炎則需以抗黴菌的藥物或洗劑來進行治療。醫師強調,預防毛囊炎,得避免讓皮膚長時間處於溼熱的環境,保持乾爽,穿著棉質通風的衣物,慎選化妝護膚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且要找出原因才不會反覆發作,一旦症狀出現化膿、更加腫痛,或是感染的範圍擴大,應儘速找尋專業醫師治療。

照片來源:書田診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純母乳寶寶「比較瘦小」禍首找到了! 4個月後得補2大營養素

孩子常盯手機、電腦社交能力差? 最新研究結果令人驚訝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食安問題一直都是台灣近年來社會大眾的注意重點,而最近發生在日本的「毒魚事件」卻讓許多其他國家的人大為驚訝他們的處理方式。 任職於東京都政府駐築地市場的市場衛生監察所職員表示:他在攤位上發現一隻顏色鮮艷的魚,懷疑是被政府列為有毒魚類的「側牙鱸」,他立刻發出通報日本食品安全委...

閱讀詳情 »

翻攝NTDTV,下同   葡萄是十分好吃且很有營養的水果,但一粒一粒的很難洗淨,下面介紹的洗葡萄的妙法供大家學習! 1、洗葡萄的時候,用剪刀將蒂頭與果實交接處,小心剪開,不要剪到皮(破皮容易污染到果肉),也不要留一小斷梗在果實之外(留梗的葡萄,除了不易洗凈以外,也容易刺傷其他的葡萄的果皮...

閱讀詳情 »

醫生說有些蔬菜本身含有毒素,如果不炒熟,毒素無法去除,人吃了自然就會「中毒」。輕則出現噁心、頭暈等現象,重則會危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導致嚴重的食物中毒,甚至死亡。   翻攝lerays,下同   下面這8種蔬菜沒炒熟,就跟砒霜一樣毒,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認真看完這篇文章,並且告訴家...

閱讀詳情 »

翻攝buzzhand、gastrointestinalatlas   藝人余天李亞萍的二女余苑綺,前年罹患大腸癌後,一家人前往健檢診所查看癌症的「基因檢測」報告,結果余苑綺的基因報告顯示罹癌風險破表,大腸癌罹患率超出常人的5.44倍,肝癌罹患率則為5.17倍。 李亞萍得知結果不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