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偽禁藥電子煙 憂鬱風險高2.7倍

國內調查發現偽禁藥「電子煙」盛行率2.2%,超過「濫用藥物」的1.29%。電子煙引起憂鬱症風險較一般人高2.7倍,使用安眠藥比也高。

 食品藥物管理署與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共同合作執行「103年全國物質使用調查」,瞭解香菸、電子煙、酒、檳榔、濫用藥物(包括安非化命、愷他命、大麻、MDMA、海洛因等)。

 根據中央社4日報導,食藥署管制藥品組蔡文瑛表示,這次調查首度納入電子煙研究。

 在成癮性物質與鎮靜安眠藥使用分析,她說,濫用藥物者比沒有濫用藥物者,會去使用安眠藥風險增6.2倍。用電子煙者相對於沒有用電子煙者,會去使用安眠藥風險增2.5倍,而香菸則是2.1倍。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為堅表示,從性別盛行率分析,在「香菸」危險比是男性盛行率是女性10.2倍、「濫用藥物」男性是女性3.4倍、「檳榔」男性是女性的17.7倍、「濫用藥物」男性是女性3.4倍。

 他說,但是這次調查首度納入的「電子煙」,男性盛行率是女性5.6倍,隨著菸害防制宣導,抽菸盛行率較2009年下降,而電子煙濫用及盛行率是增加,也帶來許多隱憂。

 透過憂鬱量表(CES-D)分析發現,「香菸」者憂鬱程度是一般人1.8倍,不過「電子煙」則是2.7倍。

 陳為堅分析,調查看到抽菸者有情緒困擾,習慣透過吞雲吐霧解「憂」,電子煙也是等同菸,多數人認為傳統紙菸不好,而以電子煙取代,但抽電子煙者動機則是「情緒問題」。

 陳為堅說,情緒問題若沒有解決,則會使用不僅是香菸、電子煙,還包括其他物質,如毒品、酒等,建議有情緒困擾應尋求醫療或心理師等專業管道,而非透過藥物。(陳恆光編)

更多養生保健常識、醫藥衛生新訊,請鎖定央網「醫藥保健專頁」:
http://www.cdnews.biz/cdnews_site/coluOutline.jsp?coluid=452

 

出處請按此

中央網路報 www.cdnews.com.tw

歡迎按讚加入《中央日報網路報》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23歲的劉同學本應是個大三學生,但現在她處於休學狀態,因為兩年前反覆出現腹痛、腹瀉、發燒,並在右下腹發現腫塊,經歷多次轉診,耗費近半年,才確診為克隆氏症患者,每天拉肚子4-5次的壓力,讓她不得不辦理休學回家靜養。劉同學兩年前因腹痛及腫塊等症狀,一度以為自己罹患癌症而到處求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害羞內向的小學三年級女童,持續幾個月來常常自己拔睫毛,使睫毛完全脫落,甚至眼皮紅腫,就醫檢查發現,她右眼睫毛完全脫落,左眼僅剩少許,有輕微的過敏性結膜炎;經醫師詳細詢問,診斷為心理壓力造成的「拔毛症」。該女童由父親陪同就醫,醫師發現,從小女童的母親就長期在外地工作,平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高血壓病人千萬別自行停藥,以免引發不幸事件!臨床上,有一名四十歲男子,有高血壓病史,已用藥控制三年,最近卻私自停藥,結果竟突然腦中風,雖緊急送醫,命救回來了,但卻變成植物人。這名男子雖乖乖吃高血壓藥三年,但因三個月前失業在家,由於血壓穩定,即認為沒有再吃藥的必要,就沒去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傳統市場禁宰及販售活禽政策今(17)天正式上路,北市聯合稽查小組於清晨先突擊民眾常檢舉的萬華區富民路7家攤商,除1家歇業,查有1家違規展示活禽,已要求限期改善並處3千元罰鍰;隨後至永春市場稽查3家攤商,均符合規定。北市衛生局呼籲,政策上路,查有不配合攤商將確實依法制裁。台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