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備孕久仍懷不上孩子? 注意「男性不孕」也有黃金診治期

備孕久仍懷不上孩子? 注意「男性不孕」也有黃金診治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找到一個對象共組溫馨家庭,聽起來是如此樸實無華,但對有些人來說,即使碰上了對的人,也會因一些「難言之隱」被迫分開。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有正常性生活的夫妻,在沒有採取避孕的情況下,超過一年都無法順利懷孕,即可稱為「不孕」。而不孕症不只發生在女性,根據統計,高達15%的夫妻有不孕問題,其中,男方因素出乎意料地為50%,明明跟女性相同,但卻常被忽略。

精液品質影響因素多 完整病史諮詢配合新儀器診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賴俊佑說明,男性不孕症成因多,臨床上會先詢問患者過往病史,並以口訣TICS搭配仔細理學檢查來協助醫師判斷。

▪ Toxin(毒素)

患者周遭環境中是否有危害造精功能之毒素。

▪ Infectious disease(傳染病)

患部是否曾受感染,如睪丸發炎、副睪發炎等病史。

▪Childhood history

判斷是否有隱睪症,或其他先天性生殖器發育不良的情形。

▪Sexual history

患者是否有性傳染病,包含細菌引起之淋病、梅毒等,及病毒性感染如皰疹、愛滋病等。

除此之外,患者工作環境是否有高溫、需長期接觸化學物質或為輻射環境,都可能影響生育能力。賴俊佑醫師分享,曾遇過一位患者,本職為咖啡烘豆師,在烘豆過程中,跨下部位長期需處在高溫環境,進而影響其造精功能,導致精液品質不佳。經診斷評估後,建議患者嘗試調整工作環境,例如墊高烘豆機使其不致影響到下半身,一段時間後,患者情形即有逐漸緩解的現象。

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檢測儀器越來越先進,也能大幅增加診斷精準度。賴俊佑醫師也提到,中國附醫在未來將會引進新型AI精子品質分析檢測儀,一方面讓珍貴健保資源利用在更急迫需要的情況,二來也能與時俱進,提供患者更優化之檢測選擇。

微創手術恢復快 連住院都可免

找出原因之後,即需積極進行治療,但多數男性不孕症患者仍有工作需求,害怕進行治療或手術會影響到日常工作。賴俊佑醫師呼籲,男性不孕症也有「黃金診治期」,目前手術越來越趨向微創,術後不需照護傷口也毋需換藥,僅要注意術後一個月避免提重物及做會讓腹壓暫時增高的高強度運動即可。

以最常造成男性不孕的精索靜脈曲張手術為例,多半術後隔天即可辦理出院,甚至也有部分病人僅做手術未住院,若因此延誤就醫,可能會錯失最佳檢測或治療時機。

病要好不能單靠藥物與手術 醫:平時5點注意事項

妥善治療之餘,賴俊佑醫師提醒,患者平時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穿太緊的褲子,洗澡水溫避免過熱等,此類型為恐使陰囊溫度升高(>34.5°C),會影響精子生成。

(2)減少暴露在化學揮發物或空氣汙染源等環境中的機會。

(3)戒除菸、酒等不良習慣

(4)規律且適當的運動與減重,已有研究表明,當身體質量指數(BMI)逾25,精子濃度會下降約26%。

(5)適度調節工作壓力,可協助維持精液品質。


【延伸閱讀】

男性不孕比攀升!精蟲DNA碎片測試 提高懷孕成功率

GG不舉年輕化 調查發現不少患者仍「自我感覺良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4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想要控制高血壓,務必要1量2記3服藥!門診中,常有高血壓患者量錯血壓數值,甚至量完後未長期記錄,進而影響用藥劑量。醫師指出,血壓控制不良恐造成心肌梗塞、腎衰竭、腦中風等嚴重併發症,不可不慎,呼籲民眾落實量血壓、確實記錄數值、定期服藥的習慣。根據101年衛生福利部國人主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最近連日暴雨襲台,潮溼的環境造成許多民眾家中的牆壁開始發霉,出現一塊塊的黑點,就是俗稱的壁癌,可別不以為意!醫師提醒,家中若有過敏體質及氣喘的民眾,最好將黴菌清除乾淨,並使用除濕機保持室內乾燥,以免引起過敏及氣喘發作。林口長庚內科部長、台灣胸腔疾病協會理事長郭漢彬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腸病毒進入流行高峰期!疾管署指出,上周因腸病毒而就醫的幼童再創新高!小兒科醫師也指出,最近因腸病毒而前來求診的患者明顯增加。提醒家有2歲以下幼兒的民眾應提高警覺,一旦孩子疑似或確診為腸病毒,也應請假在家休養,避免在幼兒園發生交叉感染。每年到了夏天,總會有許多小朋友罹患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端午節即將來臨,又是開心吃粽子的時候,但粽子種類繁多,不僅有南北之分,還有甜鹹兩種,且熱量往往高得驚人。營養師提醒,粽子有沒有加蛋黃就差了200-300大卡!建議想減肥卻又想吃粽子的民眾,可以選擇吃沒有蛋黃的粽子,並適時搭配蔬菜水果,均衡健康。根據國健署去年所做的各類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