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傳統主動脈瓣膜手術風險大 北榮「瓣中瓣」技術增安全

傳統主動脈瓣膜手術風險大 北榮「瓣中瓣」技術增安全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曾接受過傳統開心手術置換主動脈瓣膜的病人,如需再次置換,以傳統手術方式極易出現沾黏及嚴重出血情形,風險大大增加。現在,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I)再升級,利用導管將新的支架瓣膜放置在出問題的瓣膜處,撐開舊瓣膜開口,以「瓣中瓣」技術,讓瓣膜得以正常運作。

及早發現心臟問題 避免憾事發生

心臟在人體中扮演著幫浦的角色,負責將血液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主動脈瓣膜(即主動脈開口)則是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的重要開關,如果主動脈瓣膜不能正常打開或閉鎖不全,從左心室流向主動脈的血流就會改變,以致於部份血液流不出去、影響全身血液循環,增加心臟輸送血液的負擔,長期下來可能會引發胸悶、胸痛,嚴重者還會出現心絞痛、昏厥、心臟衰竭等症狀。

新式置換手術 減輕年長者身體負擔

臺北榮總心臟外科張效煌醫師表示,TAVI醫材已於今(110)年2月納入健保給付,手術時間僅需約50分鐘,不需全身麻醉及插管,以無痛方式進行,傷口小、復原時間短,風險低,對年長患者傷害小。只要80歲以上患者、曾接受心臟手術,經由二位心臟專科醫師判定開刀危險性過高的患者皆可適用,大幅減輕病人醫療負擔,為瓣膜置換手術治療新選擇。

主動脈瓣膜狹窄 手術治療是唯一選擇

臺灣開始邁向超高齡社會,因老化引起主動脈瓣膜狹窄(主動脈瓣膜開口縮小)的病人也隨之大幅增加。大部份病人在主動脈瓣膜狹窄初期是無法察覺出身體上的異狀,一旦發現症狀通常已到疾病末期,所以預後情況也非常差,想要有效治療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手術治療是唯一選擇。

【延伸閱讀】

頭皮敏感、油落、禿白 注意6大頭皮初老變化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專欄】肌少症與骨科疾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9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桃園某家防疫旅館出現群聚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表示,因應案16851於12月11日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確診,指揮中心與地方衛生局立即展開相關調查,包括擴大回溯追蹤、擴大採檢、現場勘查、病毒定序等,發現同防疫旅宿同樓層之案16768、16841、1685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台灣多日的零本土感染破功,因應防疫旅館爆發群聚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針對春節檢疫專案作微調,將篩檢的次數增加。同時防疫旅館的設施也將做總體檢。 防堵本土感染擴大 指揮中心加強人與旅館的檢查 指揮中心表示,考量防疫旅宿為國內疫情控制關鍵,現在啟動防疫旅宿四大強化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台灣出現本土感染個案,顯示疫苗接種刻不容緩。不過有醫師反映,BNT疫苗近期打氣不佳,常發生爽約案例,疫苗開了卻不能打,變質了就得報廢。有人認為明年可能有千劑疫苗面臨報廢風險,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有2千萬劑疫苗供民眾施打,部分疫苗可考慮用來援助外國。 疫苗接種人...

閱讀詳情 »

您健康嗎?現代人常因工作繁忙經常忽略了自己的健康情形!往往誤以為沒生病就是健康,其實不然,因為一般慢性病早期通常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導致民眾容易輕忽疾病的發展,往往等到出現症狀時,才驚覺已罹患慢性病,錯失改善治療的機會。其實,慢性病是可以透過定期健康檢查就可以及早發現的哦! 既然健檢是可以知道自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