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兄妹情深! C肝妹成功活體肝臟移植救回親哥

兄妹情深! C肝妹成功活體肝臟移植救回親哥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的陳先生,因茶色尿液、腹脹就醫,檢查後發現是罹患了酒精性肝炎併代償不全的狀況。一個月後,因酒精性肝炎導致肝硬化而產生大量腹水及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由於陳先生狀況危急且苦等不到大愛肝,唯一的43歲妹妹自告奮勇決定捐肝,但妹妹是C肝帶原者無法捐贈,經與醫師討論後,考量妹妹C肝病毒量較低,先給予二個月的C肝抗病毒藥物,待病毒檢驗為完全為陰性後再搶時間安排活肝移植。

二個月後,妹妹回診檢驗C肝病毒確認為陰性,執行「國內尚無前例C肝帶原者經治療後捐贈給完全未曾感染過C肝之親人活體換肝手術」。目前術後已將近兩年,兩兄妹恢復狀況良好,雙方皆未在日後的血液檢查中發現C肝病毒的蹤跡,肝功能也都正常。算是一次非常成功也是C型肝炎活體捐贈的創舉。

干擾素治療 基因第一型C肝治療效果不佳

奇美醫學中心內科部部長暨胃腸肝膽科肝膽內科主任郭行道表示,以往C型肝炎帶原者的治療以干擾素為主,但對於國人常見的基因第一型C肝治療效果不佳,因此C型肝炎帶原者的大愛肝往往被捨棄不用,對於大愛捐贈極度欠缺的台灣無疑是雪上加霜。

C肝帶原者治癒後捐肝 安全性須待驗證

雖然DAA藥物的問世讓C肝有了革命性的進展及高達95%的治癒機會,但醫界對於C肝帶原者經治療之後立即執行活肝捐贈的手術還是採取比較保守的態度,因為一旦移植後捐肝者及受肝者的安全都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此外,目前國內採行的方式在大愛肝方面是C肝捐贈者給C肝接受者,C肝是不可以捐給未曾感染過C肝的接受者;在活肝方面目前還未做到C肝帶原者接受過DAA治療後(視同C肝已痊癒)立即捐贈給未曾感染C肝的親屬。

活體捐肝須謹慎評估 DAA藥物帶來新希望

奇美醫學中心肝移植手術中,目前仍以屍肝居多,活體捐肝前需進行全面、審慎的評估捐贈者的意願、身體狀況、肝臟的健康等,以避免「兩敗俱傷」的不幸後果。

國內需要肝臟移植的病人很多,成人大部分以病毒性肝硬化為主,其次是肝癌或酒精性肝硬化導致的肝臟功能受損,幼兒則以膽道閉鎖等因素居多。奇美醫學中心移植醫學科主任孫定平表示,C型肝炎的治療經過一段漫長的黑暗期,如今DAA的出現帶給罹病者極高的治癒率也間接的增加了肝臟捐贈的機會,同時造福更多徘徊在生死邊緣的肝衰竭病人。

【延伸閱讀】

當心!新冠肺炎、流感雙雙來襲 慢性病患者罹重症機率高

【愛護卵巢愛自己】卵巢癌切乾淨仍復發 標靶藥獲控制

【健康Live直播】遠離病毒! 全台藥師與您同心抗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大蒜是廚房裡不可缺少的食材,基本上,大蒜本身是一種類似洋蔥的球莖類植物,因其具有特殊刺鼻的香味,在國外又美其名為臭玫瑰(stinking rose)。除了將大蒜做為食材之外,坊間更是有將大蒜製作成保健食品,尤其是經由特殊製程自然發酵與熟成的黑大蒜,更是使得抗氧化能力上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面對生活種種挑戰,現代婦女不單得肩負家庭的責任,還得承擔職場上的壓力,若身體再亮起紅燈,往往令人心力交瘁。根據統計,女性在生育年齡大約有2~3成有子宮肌瘤,更年期前後則有4~5成;目前對於子宮肌瘤的治療,除了有藥物治療、手術切除子宮肌瘤、手術切除子宮之外,在國外,也會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東南亞國家茲卡疫情持續,以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為多。泰國公布首2例茲卡相關小頭症病例,也是東南亞首度報告茲卡相關小頭症個案。疾管署提醒,孕婦應避免前往流行地區,以免影響胎兒健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截止9月29日,全球累計70國家、屬地出現茲卡本土病例,中南美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腦中風不僅是台灣十大死因之一,更是造成中老年人日常生活失能及長期殘障的主要原因。中風患者通常有單側肢體癱瘓的情形,約有1/3~2/3的患者,在中風後6個月仍有癱瘓手動作功能缺損的問題,造成日常生活依賴性增加及健康照護的負擔。某些治療仰賴特定儀器近年來發展出各種新興的動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