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肌瘤不可怕! 多問、多看、多聽

子宮肌瘤不可怕! 多問 多看 多聽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面對生活種種挑戰,現代婦女不單得肩負家庭的責任,還得承擔職場上的壓力,若身體再亮起紅燈,往往令人心力交瘁。根據統計,女性在生育年齡大約有2~3成有子宮肌瘤,更年期前後則有4~5成;目前對於子宮肌瘤的治療,除了有藥物治療、手術切除子宮肌瘤、手術切除子宮之外,在國外,也會將子宮肌瘤栓塞術的選項提供給女性患者。 

子宮動脈血管栓塞術已應用20多年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放射線部介入部主任陳永芳表示,子宮動脈血管栓塞術已應用在治療出血20多年,包含產後出血、剖腹產出血,或其他手術後出血的止血,這項手術的技術已非常純熟;在歐美及許多亞洲國家,這種術式已被應用在子宮肌瘤的治療,也被認可為有效且相對安全的介入方式,提供病患更多元的治療選項。香港中文大學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系主任及教授余俊豪指出,子宮肌瘤栓塞術在歐美是一種常規的治療方法,大約有近3成病人會選擇此方法治療。

多問、多看、多聽 多元的諮詢管道

自從余俊豪教授在香港開設血管及介入放射科門診後,子宮肌瘤病人可以直接掛號就醫,才使得子宮肌瘤栓塞治療廣為人知,而且至今已有200多名病人以此方法獲得治療。他進一步指出,曾經有位47歲婦人在29歲懷孕時診斷出有子宮肌瘤,由於生活忙碌,等到35歲時,子宮肌瘤已從3公分長大到6公分,才進行手術切除;但卻又在39歲時再度復發10公分大的肌瘤,求診多年所有醫生都一致認為肌瘤過大,不但要割除,甚至連子宮都要一併摘除。所幸透過轉介,才得以接受子宮肌瘤栓塞術,並解除她長達18年的困擾。在疾病處置及子宮保留的兩難上,栓塞術提供給部分患者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阻斷子宮肌瘤血流供應 使肌瘤壞死縮小

子宮肌瘤除了會造成疼痛,且會有大出血的問題,因而會導致病人貧血;陳永芳主任強調,子宮肌瘤不一定要做治療,但若是出現身體不適、疼痛且有不正常出血,並造成生活上困擾時,就應接受治療。至於血管栓塞術是由股動脈穿刺一個不到2mm的小洞,以導管進入栓塞目標,再注入栓塞微球體,阻斷血流供應,使其壞死縮小,以達到治療目的。

傷口小、出血少、復原快 可保留子宮!

余俊豪教授表示,子宮肌瘤栓塞術只要局部麻醉,由於傷口小、出血少,最快手術隔天可出院,病人可以很快回復正常生活。再者,保留子宮可避免賀爾蒙失衡所帶來的症狀,包括更年期提前到來,對於病人身心靈健康非常有意義。建議患者可主動諮詢醫師,並找出符合自己需求的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3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現任Lamigo當家投手許銘傑,曾因戴眼鏡被取綽號為「眼鏡俠」,但球場上風沙多,加上天氣濕熱,戴眼鏡並不方便。另一名投手陳禹勳,則是對隱形眼鏡又愛又怕,有乾眼症的他,面對球場的乾燥氣候,有時更是乾澀到戴不住。另一名隊友林國裕也有類似困擾,最後三人都下定決心進行近視雷射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大腸癌七度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登統計,去年共有1萬4965人罹患大腸癌,平均每35分鐘一人罹患。醫師建議,平時多攝取富含高纖高酵素的黏性食物,如納豆、秋葵、海藻等,可幫助腸胃蠕動、增加糞便量,有助排便,預防罹患大腸癌。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新陳代謝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進入中年的男性,常常半夜起床如廁,小心,你的內臟可以出問題了。北市一名50多歲男子,因半夜起床如廁的次數太頻繁,不僅睡眠品質下降外,白天工作時精神不濟,因此困擾不已。男子覺得健康可能出現紅燈,因年輕時可一覺到天亮,睡眠品質好,連尿意都沒有,怎麼會一邁入50歲就有夜尿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僅3個月大女嬰,父母為了在氣溫不穩定的天氣中替孩子保暖,也順便防止小手亂抓臉,使用新生寶寶的護手套。洗澡時拿下護手套時,發現寶寶的左手中指前端竟有發黑的情形,旋即到醫院求診,卻因指頭前端細胞已經壞死,面臨只能截肢的悲劇。 收治病例的整形外科李子朋醫師表示,因為前陣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