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先天不足後天彌補 家族矮小竟因生長激素阻礙

先天不足後天彌補 家族矮小竟因生長激素阻礙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年來少子化關係,家長都很寵愛小孩,吃得很好,但是飲食卻過於精緻化,因而導致營養不均衡;或因生活型態轉變,造成小孩壓力大、睡眠不足等影響,孩童生長問題日趨增加,小兒遺傳科的求診比例更是逐年遞增。有位陳小弟因爸媽平均身高僅155cm左右,至各地求醫都被說是遺傳所致,頻頻被打回票,為此相當沮喪,擔心陳小弟將來會因身高而吃虧。

克服矮小遺傳! 歹竹也能出好筍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侯家瑋表示,多數家長總認為身高是由遺傳基因所決定,但其實不然,孩童身高矮小,恐是多重條件引發,雖歹竹難出好筍,但或許只是沒找到長不高的主因。侯家瑋主任補充說明,陳小弟來到門診後,經由追蹤確診為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在接受治療後第一年就長了10公分,而後平均每年約長8公分,至今身高已超過170公分,不僅成效顯著陳小弟也變得更有自信。

此外,侯家瑋主任問診的同時,也發現陳爸爸時常疲倦沒精神加上脂肪偏高,懷疑其症狀可能是生長激素不足引發,陳爸爸便與陳小弟一同進行篩檢,才發現原來家族性矮小竟是生長激素不足導致,治療後雖身高無法改變,但惱人的疲倦感終於消除,也大幅提升了生活品質。

長高要對症下藥 掌握黃金五關鍵

但甚麼程度才算長不高?又該如何評估?如何發現問題所在呢?侯家瑋主任指出,影響身高成長的因素大致可列為以下五點:

1.生長激素:分泌多寡是影響身高成長最直接的因素,分泌時間在晚上11點至2點間,且須處於熟睡狀態。

2.甲狀腺素: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對骨骼發育有著重要作用。我國新生兒篩檢項目之一。

3.生活習慣:身高成長需掌握睡覺時間、充足睡眠、適度運動等。

4.營養:補充與生長及骨骼有關係的元素,如鈣、維他命D、鋅等,且注意均衡營養,食物多樣、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飲料。

5.骨齡:了解孩童生長情況,生長板是否癒合,將代表全身骨骼發展情況。

避免錯失黃金期 父母觀察不能少!

侯家瑋主任提醒,國小學童每學期會有身高體重測量,家長若發現孩童身高一年長不到五公分,或身高處於班上前三矮、前三高者,都應警覺孩童可能有提早發育或生長遲緩之問題,建議至兒童內分泌科門診追蹤檢查評估,以便了解是否有生長激素缺乏或其它因素等,才能及早治療達到理想身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1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6歲女性近年頻頻感到心悸、喘不過氣,原本以為是老化的自然現象,直到某日因為暈眩送往急診才確診為心房顫動,檢查發現她因為長期心律不整導致心臟衰竭,負責打出血液的左心房擴大無力,左心室射出分率僅有21%,遠低於正常水平,情況相當危急。所幸,她經藥物與手術治療3個月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顯示,新冠肺炎感染人數超過800萬,死亡病例已達43萬。綜觀全球,我國疫情有效漸緩,防疫成果備受國際肯定。臺北榮總自107年起承接新南向一國醫中心越南計畫,與越方進行多項醫衛活動交流,即使受疫情影響,雙方仍以視訊會議方式保持交流熱度,讓越方...

閱讀詳情 »

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中老年族群常見的病灶中,以走路無力、膝蓋疼痛等退化性關節炎最為困擾。退化性關節炎多會有疼痛、不良於行,嚴重發炎時甚至有積水水腫等症狀,患者不僅受到疼痛所苦,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在症狀還沒嚴重到關節置換的程度之前,多會接受玻尿酸或自體濃縮血小板(PRP)注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冠狀病毒其實是人類常見的病毒,流行感冒有10%至20%由這種病毒引起,但大部分是α群的病毒。大部分的人都有抗人類冠狀病毒的抗體,例如對OC43這型的冠狀病毒,6歲以上的人普遍擁有抗體。不過,SARS、MERS、新冠病毒(COVID-19)對人的傷害比較大,同屬於 β類。冠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