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房顫動如健康未爆彈 危險因子控管成關鍵

心房顫動如健康未爆彈 危險因子控管成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6歲女性近年頻頻感到心悸、喘不過氣,原本以為是老化的自然現象,直到某日因為暈眩送往急診才確診為心房顫動,檢查發現她因為長期心律不整導致心臟衰竭,負責打出血液的左心房擴大無力,左心室射出分率僅有21%,遠低於正常水平,情況相當危急。所幸,她經藥物與手術治療3個月後,心律恢復正常,一改先前胸悶、動輒就喘的狀況,讓她終於不用再提心吊膽。

沒症狀不代表沒風險 23萬名患者身陷中風危機   心房顫動如健康未爆彈 危險因子控管成關鍵

收治上述患者的台大醫院內科部劉言彬副教授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疾病,依持續時間長短分為陣發性、持續性與永久性心房顫動,以盛行率推算,國內有超過23萬名患者。心房顫動的危險在於患者有高風險出現致命併發症,其中最要注意的就是中風。當心房顫動發作時,心房會快速跳動,收縮困難,血液淤積在心房內形成血栓,若血栓順著血流堵塞腦部,就會導致中風;流到腎臟、下肢等部位,則會造成器官損傷。值得注意的是,中風風險並不會因為沒有症狀而降低,不論是陣發性或是持續性心房顫動都存在相同的中風風險,應正視心房顫動治療的重要性,及早發現與治療。

心房顫動如健康未爆彈 危險因子控管成關鍵臺大醫院內科部賀立婷醫師進一步說明,由於心房顫動是中風的高風險因素,醫師首先會綜合患者年紀、是否合併慢性病等各項指標做全方面的中風風險評估,給予抗凝血藥物避免血栓形成。心房顫動本身的治療可分為心律控制與心室速率控制兩部分,心室速率控制是透過藥物降低心跳速率以緩解症狀,若患者心房顫動的症狀很明顯,造成身體不適,醫師會以抗心律不整藥物矯正心律,對生活品質和心臟功能都有很大改善。若是患者對藥物治療沒有反應,醫療團隊也會評估患者狀況給予侵入性治療,包括心導管電燒、冷凍球囊消融手術等。現階段心房顫動的治療相當多元,醫療團隊會依據患者狀況給予適切的治療選擇。

危險因子控管成治療趨勢 台大推動心房顫動照護計畫

劉言彬副教授指出,心房顫動治療如同蓋房子,過往都是依靠中風防治、心律控制及心室速率控制這三個柱子來支撐,但隨著對心房顫動有深入的研究,發現患者需更加積極控管危險因子,以肥胖為例,過多的脂肪細胞會產生發炎反應,誘發電生理反應異常,而且肥胖者容易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與心房顫動有共同危險因子,加劇心房顫動的發生風險。研究指出,每增加1單位BMI(身體質量指數)就會增加4-5%心房顫動發生風險,而本身有心房顫動的患者,每下降1單位BMI,就會減少7%心房顫動再發生風險。建議心房顫動治療應加上危險因子控制做為第四根柱子,才是治標又治本的治療策略。

賀立婷醫師也分享診間一名55歲男性個案,他的BMI高達33,屬於肥胖患者,他在一次健康檢查中發現有心房顫動問題,起初就診時表示身體沒有任何異常,但醫師檢查出有心臟衰竭的跡象,建議使用藥物矯正心律,配合運動減重,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順利矯正心律,才讓他體會正常心臟跳動的感覺。台大醫院於今年開始推動心房顫動照護計畫,由個管師協助醫師與患者制定更貼近臨床需求的治療策略,並與心肺復健團隊合作,依據患者的運動耐受性提供計劃性的運動處方,期盼能給予患者更完善的醫療照護。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5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秋天的天氣乾燥,是異位性皮膚炎的好發季節,家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父母,看著孩子的肌膚滿是抓痕、結痂、甚至流湯、流膿好不捨,如何幫孩子止癢呢?皮膚科醫師建議,幫孩子洗澡時避免過度清潔,洗澡後可塗抹無香料、防腐劑的保濕產品,讓肌膚保持水分不乾燥,也不容易發癢。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張好看的面容,但是隨著年紀上升,臉上的脂肪不再飽滿,蘋果肌就會凹陷,讓人看起來歲數增加許多;因此,許多愛美女性都會希望自己擁有飽滿的蘋果肌。整形外科醫師韋志曄表示,蘋果肌並不是一條肌肉,而是臉部的一個區域,位於下眼瞼與鼻翼外側、顴骨之內側,此範圍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臨老化的過程中,將可能出現失眠、失緒、失意、失憶、失能和失智等狀況,對生活品質產生影響。其中,又以失能造成的影響最大,包括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都可能引起失能。而最常見的失能起因,則是骨質疏鬆患者因跌倒所引起的骨折,且是女多於男。台南市立醫院老年內科醫師吳重慶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孩子常討厭赤腳走路、洗臉或是常常跌倒,容易分心等現象嗎?小心,有可能就是感覺統合能力出現問題;二林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陳雅鈴指出,感覺統合就是指大腦接收外界環境的各種訊息,像是視覺、聽覺、嗅覺等,透過接收並加以組織整合,所表現出適合的反應。但因現代孩子活動空間過於狹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