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免疫力影響病症輕、重 中醫師教3招提升正氣抗病毒

免疫力影響病症輕 重 中醫師教3招提升正氣抗病毒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於世界各地傳出確診病例,相較於SARS,新冠肺炎具高傳染力但低致死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確診案例中,3%為重症病患、15%發生喘的徵兆,但高達82%為輕症患者;台灣感染科醫師也指出,從輕症轉重症的關鍵,並非病毒量太多,往往是失調的免疫力。

免疫力的高低因人而異,當免疫力過強,則易產生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聽聞的是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炎等,常好發於20~40歲青壯年;免疫力低,則代表身體較難對抗外來病原,容易感冒且對傳染性疾病較難防禦,高風險族群為5歲以下嬰幼兒、65歲以上老年人與慢性疾病患者。而對於免疫力調控,中醫師陳麒文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即是人體正氣強度足夠,外邪難以進入人體造成感染,所以個人免疫力的平衡即為重要因素。

陳麒文指出,人體在抵抗力不足狀況下,可能受外邪所攻而產生較嚴重的病痛,故免疫力不足將提升病毒侵擾身體的可能性。而一般人習慣以蔘類食材作為溫補的首選,包含有西洋蔘、黨蔘、粉光蔘、高麗蔘等,調理人體重要的免疫細胞。

然而,除蔘可調理身體全方位保護力,陳麒文分享,薑味辛性溫,可入肺、胃、脾經,達到溫裡祛寒的效果,常作為暖胃使用,在民間亦有「冬有生薑,不怕風霜」的溫補說法;另外,生薑還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效果,可調理人體的發炎症狀,作為日常調理茶飲。

面對疫情持續,陳麒文建議,可透過3種方式,做好平時免疫力的調理:

第一、生活作息要規律:規律的生活作息與睡眠,有助於維持健康。按照中醫學「肝之餘氣,洩於明膽,聚而成精。」子時(23:00至1:00)膽經旺,正值負責身體代謝的肝臟修護,故建議於此時入睡,能有效調理身體機能。

第二、有氧運動須適度:適度有氧運動可維持良好的心肺耐力,而肺氣足,則可確保人體足夠的氧氣供應,做好最外層的第一道防線。

第三、營養攝取重均衡:透過日常飲食均衡,可提供自身足夠的營養、熱量與身體細胞組織生長所需的養分,維持身體機能的運作,進而降低生病的機率,也可選用含有補氣與調節免疫力的中藥材泡茶湯飲用。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葉克膜、心室輔助器、全人工心臟怎麼分? 醫師解析心臟輔助儀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5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5歲陳小姐,從事金融業,近年來飽受頻尿、膀胱痠痛的困擾,一小時就要跑好幾趟廁所,夜間也不得好眠。年底的業績壓力更讓她的症狀變本加厲,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品質,讓她苦不堪言,就醫檢查發現為間質性膀胱炎。30到60歲的女性好發 頻尿、尿急、夜尿是常見症狀書田診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4年次J男,平時在外院中醫診所及二間西醫診所看低血壓、心律不整、痔瘡。近期頭暈排便呈暗黑色又發生昏倒2次,送醫院才檢驗出上消化道出血,嚴重貧血,食道腫瘤肝轉移,胃食道逆流、慢性胃炎;經藥師查詢病人於急診和雲端相關西藥與病史都未有異常,初判懷疑為雲端中藥的活血化瘀藥粉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十多年來,美國、歐盟、日本相繼推出大型的國家級腦科學研究計畫,透過對腦知識的前瞻研究到腦的重大疾病及類腦人工智能的應用研究,各國都把腦科學計畫當成是國家級的重點研究,世界頂尖神經醫學中心也都以如何結合神經科學基礎及臨床研究為尖端醫療和精準神經醫療指標。術中即時監測加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暴牙不僅影響美觀,也會增加讓牙齒撞傷的機會,如果舌頭吞嚥施力方式不正確,還可能導致暴牙愈來愈往前突出。牙醫師指出,暴牙問題多半與遺傳有關,在牙齒矯正中相當常見,只要把握時機及早治療,就能恢復整齊健康的牙齒。 牙醫師宋慧玲表示,造成暴牙的原因除了來自先天遺傳因素外,小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