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手術新發展! 術中即時監測定位提高精準度

腦手術新發展! 術中即時監測定位提高精準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十多年來,美國、歐盟、日本相繼推出大型的國家級腦科學研究計畫,透過對腦知識的前瞻研究到腦的重大疾病及類腦人工智能的應用研究,各國都把腦科學計畫當成是國家級的重點研究,世界頂尖神經醫學中心也都以如何結合神經科學基礎及臨床研究為尖端醫療和精準神經醫療指標。

術中即時監測加功能定位 得知神經電生理訊號變化

臺中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潘思延醫師表示,我們的大腦掌管著各式各樣的功能,較為熟知的腦區網絡包含五體感覺,運動,記憶,語言,認知情緒,思考邏輯等等。當神經外科醫師這個頭殼修理匠在排除大腦故障處的時候,希望能夠精準地找出病變區,保留功能腦,因此,手術時需要大腦能夠持續回饋告訴我們它的功能狀態,術中即時腦功能監測和定位就是藉由手術中細微的神經電生理訊號變化,提供在手術麻醉狀態下病人即時的神經功能訊息。

清醒手術 術中喚醒病人測試功能

潘思延醫師說明,多數病人藉由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和定位的協助,可於舒適的全身麻醉狀態下達到最大範圍的病灶切除及良好的神經功能保留。然而,少數大腦功能如語言和認知邏輯,卻是無法單獨依賴神經電生理訊號的幫忙,需要術中喚醒病人測試功能,也就是所謂的清醒手術。

解讀大腦發出的訊號 精準醫療成新課題

在科技及神經醫學的蓬勃發展之下,腦手術也進入了精準醫療世代。潘思延醫師提及,如何在手術中與大腦對話,解讀大腦發出的訊號,是未來每一位神經外科醫師的課題,臺中榮總的腦功能手術團隊依每一位病人的狀況給予不同的術式建議和精準個體化醫療,讓這類困難手術兼具安全、舒適,與效果。

【延伸閱讀】

皮膚搔癢難耐起因竟是骨髓纖維化! 未妥善治療恐惡化為急性白血病

【李世明醫師】懷孕24週肚中寶寶不動了! 醫師:12小時沒胎動恐胎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2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研究人員表示,運動是維持肌肉量,守護人體健康最有效的“魔法藥”,特別是人在年輕時,如果不堅持運動的話,等到了老年是很難再恢復健康的。 其實根據各種相關研究發現,只要你能保持每天不過度地散步30分鐘的好習慣,那麼,肥胖、糖尿病、抑鬱症發生的風險都會明顯降低。特別是癌症的發病率...

閱讀詳情 »

這些年,從韓劇、韓國服飾、韓國彩妝、韓國保養品到韓國設計紅遍亞洲。為什麼韓流越刮越猛?很多設計師認為,韓國設計從外在視覺到整體舒適度、適合度都比較符合東方人特質。那麼,在醫學美容方面呢?根據醫美時尚編輯部的觀察,韓國醫美療程、儀器也能在台灣大紅大紫的原因,和韓國人與台灣人膚質雷同度高,儀器在研發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春節連假期間,許多年輕男女總會徹夜狂歡,紓解平時工作的龐大壓力,不但熬夜更會喝下大量酒飲,以為經過休息,酒精逐漸代謝,身體無傷大雅;健康專家指出,大病都是由錯誤生活習慣累積而成,喝酒看似小事,其實對身體傷害尤甚,傷肝、傷胰,又傷腸胃。台灣健康促進基金會董事長劉輝雄表示,...

閱讀詳情 »

玉米鬚居然也是寶,細數玉米須的神奇藥用價值和功效!男女都該看看!! 相信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愛吃玉米,不過肯定有很多人不知道玉米須神奇功效。那麼,玉米須到底有哪些藥理作用呢?我國的醫學認為,玉米須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的功能。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有利尿、降壓、降血糖、止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