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些細菌、病毒讓你上吐下瀉 防止食物中毒這樣做

這些細菌 病毒讓你上吐下瀉 防止食物中毒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民眾吃東西後,出現腹瀉、嘔吐症狀,當心是細菌及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曾有民眾飲用未經充分消毒及煮沸的山泉水,導致諾羅病毒食品中毒案例。此外,也曾發生誤食綠褶菇、姑婆芋、大花曼陀羅及蟾蜍等動植物後,造成食品中毒的情形發生。

酒精無法消滅諾羅病毒 需以肥皂洗手

107年造成臺灣食品中毒的前三名病原性微生物,分別為諾羅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及仙人掌桿菌。其中最常被發現造成食品中毒病因的諾羅病毒,只需要少量的病毒就可導致上吐下瀉,諾羅病毒不耐熱,因此,餐點都要徹底加熱至中心溫度70℃以上再食用,即可避免中毒。但要注意的是,酒精無法消滅諾羅病毒,所以在如廁後、製作及食用餐點前,一定要用肥皂等清潔產品徹底清洗雙手。至於容易被微生物污染的貝類水產品,應避免生食,在烹煮蛤蜊或牡蠣時,當貝類的殼張開後,也要再多煮一會兒再吃。

調理食品留意手部傷口 避免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微量存在人體表皮的微生物,若調理食品的人手部有傷口化膿時,就容易孳生金黃色葡萄球菌,食品製備過程一不慎,就可能污染食品,食入後造成上吐下瀉等不適症狀。調理食品的人應注意個人衛生及應穿著整潔,並注重手部清潔及消毒,若手部有傷口,則需妥適包紮處理,並戴上不透水手套。

仙人掌桿菌易污染食品 吃了導致腹瀉或嘔吐

在仙人掌桿菌方面,容易透過環境中的灰塵或病媒污染食品,菌體不耐熱,但可能形成耐熱性芽胞,因此便當或餐點製備後,又在室溫下貯存過久,就可能使仙人掌桿菌芽孢萌芽增生,並產生毒素,吃了導致腹瀉或嘔吐等症狀。食藥署建議,應注意衛生管理,避免食品受到灰塵及病媒等污染;食品食用前也要徹底加熱,烹調後也應儘速食用,如未能馬上食用,最好保溫在60°C以上,或儘速冷藏(7°C以下)或冷凍(-18°C以下)保存。

防止食物中毒 須謹守「5要2不」原則

若計劃出外郊遊,請遵守「不要飲用山泉水、不要食用不明的動植物」原則,想遠離食品中毒,預防食品中毒的5要:「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及要注意保存溫度」,可常保飲食安康。

【延伸閱讀】

腹瀉反覆未好轉 應懷疑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

自體免疫病難察覺 儘早治療抗病有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翻攝自萬花鏡 minhanhhospital,下同) 相信每個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一感冒就會咽喉腫痛,或者是沒感冒,突然咽喉就痛的咽不下東西了,甚至連吞嚥口水都非常痛苦。於是打針吃藥,甚至吊點滴,打抗生素,如果懂得了中醫的經絡奧秘,那些方法統統不需要!只要一...

閱讀詳情 »

讓你喜歡的女生喜歡上你 //   via sx.sina.com.cn   某一天,你帶著妹子出門約會,妹子與你深情相望,本想感受下觸電的感覺,結果只看到了你滿眼的血絲和超厚的眼鏡片,那點戀愛的感覺就都被扼殺在眼睛這點小細節上了。況且眼睛本身就被稱做心靈的窗口,家裡的窗...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image.baidu)   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的朋友,最怕的就是血壓突然的變化,忽上忽下的血壓,不僅會很難受,還會傷害我們的心臟、血管、腎臟,嚴重的,還會引起腦梗、腦出血等意外…… 在日常飲食上,可多吃具有降壓、護心臟功效的蔬菜,萵筍就是一個不錯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