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免疫調控治療類固醇抗藥性氣喘 源自青春痘菌

  近年來愈來愈多氣喘患者出現類固醇抗藥性反應,這對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氣喘的民眾而言,可說是深受其苦。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張雅貞助研究員團隊發現,第2型先天免疫細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 ILC2)誘發的急性呼吸道免疫反應,與類固醇抗藥性氣喘相關。

  氣喘疾病是由於免疫失衡所引起,ILC2細胞作用於免疫系統中,會被塵蟎、黴菌誘發活化,傳遞氣喘發炎反應訊息,造成氣管收縮、黏液分泌亢進等症狀。為了抑制ILC2細胞增生,研究團隊把帶有「TLR9配體(CpG)」的免疫調控微粒子(microparticle)以吸入劑型投藥,發現有助於治療氣喘。該研究成果已於今(108)年3月刊登於《過敏和臨床免疫學雜誌》(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張雅貞表示,免疫調控微粒子(MIS416)含有能刺激分泌干擾素的TLR9配體(CpG)成分,研究團隊以吸入劑型投藥進行老鼠實驗,期望在侵入性最小的情況下將藥物送入肺部,發現可抑制ILC2細胞所導致的氣喘症狀;對於T細胞導致的氣喘症狀也有療效,相較於目前的類固醇處方藥更具優勢。。

  而免疫調控微粒子(MIS416)的來源是取自痤瘡丙酸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青春痘菌,它含有CpG成分,且具有生物可分解性,對於人體相當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張雅貞說:「過去認為T細胞才是造成氣喘的主因,並以類固醇吸入劑治療;隨著愈來愈多類固醇抗藥性患者增加,本研究發現的ILC2細胞被視為新的氣喘治療標的」。本研究以免疫調控治療氣喘,使用帶有「TLR9配體(CpG)」的免疫調控微粒子,可分泌干擾素以抑制ILC2細胞傳遞氣喘發炎反應訊息。

  以免疫調控治療氣喘的運作原理,是透過類鐸受體(TLR9)與配體(CpG)結合後,刺激「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pDC)分泌α型干擾素(IFN-α);進而活化「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 增加γ型干擾素(IFN-γ)分泌量,達到抑制ILC2細胞增生的效果。

  配體與受體的結合,是一種分子識別過程。受體(receptor)是細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識別和選擇性地與某些物質發生特異性受體結合反應,產生相應的生物效應;配體(ligand)是指一些信號物質,除了與受體結合外本身並無其他功能。研究中的類鐸受體(TLR9)因受到其配體(CpG)刺激後產生結合,帶有「TLR9 配體(CpG)」是本研究發現氣喘免疫調控裡的重要信號。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小年紀就得「摘眼換命」!一名未滿2歲的小女嬰,因為罹患了罕見的兒童眼部癌症「視網膜母細胞瘤」,原本靠著化療控制眼癌,沒想到腫瘤卻在近期急速長大,家長只好從高雄北上彰化,跨縣市求醫,並決定忍痛摘除眼球來換命。彰基醫學中心眼科部主任張丞賢提醒,如果手術夠早,視網膜母細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都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的習慣,但你可曾仔細注意過健檢報告上的血小板數值?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輕微的血小板低下,往往沒有症狀,容易被輕忽,但研究指出,幽門桿菌感染可能與血小板低下有關,而幽門桿菌感染往往增加胃癌發生的機會。 康本初指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小早逝的生命,遺愛人間,拯救了另外兩名小朋友擺脫終生洗腎的痛苦!台北榮總醫療團隊今(5)日公布成功完成一名年僅1歲3個月、9.8公斤的幼兒器捐雙腎移植手術,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並將兩顆腎臟分別植入的新紀錄,而獲得新腎的4歲李小妹妹(12公斤)及9歲許小妹妹...

閱讀詳情 »

文 林靜芸健身房重訓之後的肌肉痠痛、美容外科的眼皮手術,傳統主張冰敷。冰敷讓血管收縮,可以減少腫脹,低溫讓神經變鈍,可以降低疼痛。冰敷不必用藥,相對省錢,普羅大眾的接受度很高。冰敷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是冰袋固定在患部,偶而有些激進派,把整雙手或腳放進冰桶內。冰敷如果溫度過低或是時間太久,可能凍傷,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