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免疫調控治療類固醇抗藥性氣喘 源自青春痘菌

  近年來愈來愈多氣喘患者出現類固醇抗藥性反應,這對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氣喘的民眾而言,可說是深受其苦。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張雅貞助研究員團隊發現,第2型先天免疫細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 ILC2)誘發的急性呼吸道免疫反應,與類固醇抗藥性氣喘相關。

  氣喘疾病是由於免疫失衡所引起,ILC2細胞作用於免疫系統中,會被塵蟎、黴菌誘發活化,傳遞氣喘發炎反應訊息,造成氣管收縮、黏液分泌亢進等症狀。為了抑制ILC2細胞增生,研究團隊把帶有「TLR9配體(CpG)」的免疫調控微粒子(microparticle)以吸入劑型投藥,發現有助於治療氣喘。該研究成果已於今(108)年3月刊登於《過敏和臨床免疫學雜誌》(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張雅貞表示,免疫調控微粒子(MIS416)含有能刺激分泌干擾素的TLR9配體(CpG)成分,研究團隊以吸入劑型投藥進行老鼠實驗,期望在侵入性最小的情況下將藥物送入肺部,發現可抑制ILC2細胞所導致的氣喘症狀;對於T細胞導致的氣喘症狀也有療效,相較於目前的類固醇處方藥更具優勢。。

  而免疫調控微粒子(MIS416)的來源是取自痤瘡丙酸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青春痘菌,它含有CpG成分,且具有生物可分解性,對於人體相當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張雅貞說:「過去認為T細胞才是造成氣喘的主因,並以類固醇吸入劑治療;隨著愈來愈多類固醇抗藥性患者增加,本研究發現的ILC2細胞被視為新的氣喘治療標的」。本研究以免疫調控治療氣喘,使用帶有「TLR9配體(CpG)」的免疫調控微粒子,可分泌干擾素以抑制ILC2細胞傳遞氣喘發炎反應訊息。

  以免疫調控治療氣喘的運作原理,是透過類鐸受體(TLR9)與配體(CpG)結合後,刺激「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pDC)分泌α型干擾素(IFN-α);進而活化「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 增加γ型干擾素(IFN-γ)分泌量,達到抑制ILC2細胞增生的效果。

  配體與受體的結合,是一種分子識別過程。受體(receptor)是細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識別和選擇性地與某些物質發生特異性受體結合反應,產生相應的生物效應;配體(ligand)是指一些信號物質,除了與受體結合外本身並無其他功能。研究中的類鐸受體(TLR9)因受到其配體(CpG)刺激後產生結合,帶有「TLR9 配體(CpG)」是本研究發現氣喘免疫調控裡的重要信號。

相關推薦

你是否也常為了腳底長了硬塊,而拿起剪刀或刀片自行刮除,或是購買拔除雞眼硬皮的貼布呢?但這些處理方式危險性極高,又容易復發該怎 麼辦呢? 雞眼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腳底接觸鞋面部位的局部過度受壓或摩擦所造成,最常見的就是發生你是否也常為了腳底長了硬塊,而拿起剪刀或刀片自行刮除,或是購買拔除雞眼硬皮的貼布...

閱讀詳情 »

習慣睡覺前手機滑一下,就會滑出大問題,最近有越來越多30到40歲患者上門求診,因為在就寢關燈後,還使用智能型手機。 手機強光直射眼睛30分鐘以上,造成眼睛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急速惡化,特別不可逆的黃斑病。一旦得了黃斑病,就等於眼睛癌症,只有等著失明,因為現代醫學無法治療,更談不上治癒。關燈後看手機...

閱讀詳情 »

因為壓力或是身體健康不良等多種原因,現代人常出現青壯年即滿頭白髮的現象。然而長白髮不僅對於本人而言是個困擾,你知道白頭髮長的位置不同,也透露不同的意義嗎?一、前額白髮:脾胃失調前額對應的反射區是脾胃,因此調理好脾胃對防治前額白髮大有幫助。脾胃不好的人常常出現腹脹、腹痛、胃酸、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

閱讀詳情 »

圖說:坐著一段時間,就要讓頸部肌肉作適度的舒展(擷取自flickr,作者Ray_from_LA,http://bit.ly/XL0opC)欣傳媒 欣健康/楊晴雯早上起床發現肩頸酸痛、無法轉動,若是經常性發生,別以為是落枕,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徵兆。一名17歲高中生,半年內數次發作頸肩僵硬、疼痛,近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