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科醫師在疫情期間 持續守護兒童健康

兒科醫師在疫情期間 持續守護兒童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爆發後,為避免感染,很多家長不敢帶孩童來醫院看診,有些家長帶孩童來門診,也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緊張和擔憂。這些狀況都可以理解,不過站在兒科醫師立場,還是要提醒家長,當孩童有症狀出現時,仍應儘快送醫診治,千萬不要延誤時機,該接受的預防接種或生長發育評估等也應持續進行。

疫情嚴峻受影響 定期疫苗施打缺席

最近美國疫情非常嚴重,但是美國的衛生單位也注意到,可能是因為害怕,很多家長不僅不敢帶生病的孩童來醫院看診,甚至對兒童生長與健康最重要的疫苗接種及生長發育追蹤的門診,許多家長也選擇缺席。

於是最近有兒科醫師連續在美國的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呼籲,家長不應過度的恐慌,而讓寶寶的常規預防保健受到耽誤,因為在未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受到控制之後,原本可以靠著疫苗而控制的其他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等,恐怕會趁機崛起,這將嚴重威脅到孩子的健康。

醫院依疾病分流 確保優質就診環境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邱政洵表示,醫院站在維護國人健康的第一線,為阻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只對看病、探病做分流與管制,特別會針對專門提供兒童醫療服務的兒科病房,提出分艙分流計畫,超前部署。以長庚醫院為例,這段時間,兒科除了新生兒加護病房及小兒加護病房持續提供重症醫療服務外,也將兒科病房依分艙分流觀念,劃分成紅、黃、綠三個顏色的區塊。紅區是負壓病房區,用來收治高度懷疑或確診的病童;黃區為檢疫病房區,用來收治有發燒咳嗽及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童;綠區則是用來收治因其他疾病而需住院治療的病童。

邱政洵醫師解釋,透過這種分流分區照顧的做法,在疫情期間,可以持續提供完整而高品質的兒童醫療照護,如果遇到疑似個案,也能利用黃區或紅區病房,及時給予病童適當的隔離和檢測。除了病人的分艙分流,也擬定醫護人員不得跨區、跨棟照護,就連清潔人員都有清楚的區域範圍,以落實感控工作,全面防堵院內交叉感染。

兒科醫師多留意 維持嬰幼兒完善照護

邱政洵醫師說明,疫情期間,兒科醫師除了提高警覺,根據病患的旅遊、家庭及接觸史,隨時注意有無可疑的病患,另一方面也兢兢業業,持續地針對各種不同專科的病童,如各種兒童癌症、慢性神經系統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新生兒或早產兒疾病,提供最完善的醫療服務。

兒童的健康與成長沒有空窗期,希望在完整的兒童醫療團隊努力下,確保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在這段艱辛漫長的疫情期間,能夠健康、平安、快樂地持續成長。建議家長,應該給予寶寶充足的營養,規律的活動,注意公共衛生,以前是這樣,在疫情中、疫情後也是如此。

【延伸閱讀】
【珍愛卵巢護一生】晚期卵巢癌患者要勇敢面對疾病 不要害怕化療!
對抗棘手「三陰性乳癌」別怕! 口服標靶藥物延長存活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0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許多女性,即便是去醫院看婦科,都是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往往讓醫生很難準確判斷你的情況,遑論,沒有疾病的情況下,更是不會自動的去認識這些女性的私密事兒,這種態度讓女性大多並不了解自己,為什麼患病,患病了該怎麼解決,甚至很多女性連自己的月經是否正常,都還存在疑惑。 陰毛到底有什麼作用? 拋開那些不必要...

閱讀詳情 »

大多數的女性都愛穿高跟鞋。當穿上高跟鞋後,令步伐體態更加優美。但是優美的背後,是要付出健康的代價的。沒有防水台的高跟鞋是最性感也是最冷酷的。 ↓ 這就是一張穿高跟鞋時所拍的X光照片。可以看出穿高跟鞋的時候女性的腳骨有多吃力。已經呈現了近垂直的角度! ▼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長期的壓迫及摩擦,...

閱讀詳情 »

遵循正確的皮膚護理規範,在你年輕時注意養護皮膚,特是當空氣濕度降低的時候注意保養,是可以延緩皮膚老化的。進入成年後,我們的皮膚會逐漸變薄變干,如果不進行皮膚護理,特別是在乾燥寒冷的季節,很容易令皮膚上的細紋和皺紋更明顯,甚至令皮膚出現剝落,裂紋,出血等症狀。為此特別推薦以下12個技巧:1.每天洗澡。...

閱讀詳情 »

千萬別直接用自來水煮食物,一定要看 難怪有癌症的人愈來愈多> 用鍋蒸煮東西時,一定要用開水,或是過濾過的水。因為如果直接用自來水,自來水有氯,再經過加熱後,由於鍋蓋是蓋著的,氯被全部包覆在食物上,所以一定要用煮沸過的開水或用已過濾掉氯的水來蒸東西。因為氯有致癌的危險。這真的很重要!即使只是蒸饅頭,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