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兒童不須健檢? 當心「癌症、過敏及生長發展」害童3元凶

▲兒童也需健檢觀念,以及早發現健康上的問題。(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接受成人健康檢查,在健康意識高漲的現今,已經是不少國人的常態性活動,但你知道小孩子的健康檢查也不能被忽略!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沈仲敏提醒,想像中兒童應該是健康的,不須特別做檢查,但若在成長過程中能及早發現健康上的問題,仍有其必要,尤其針對兒童癌症、過敏以及生長發展。

首先是兒童癌症,打破多數人「癌症是成年人的專利」刻板印象,實際上,癌症卻是台灣兒童死亡原因第1位,僅次於意外事故。

沈仲敏說,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資料,台灣每年約有550名兒童罹患癌症,且由於兒童較難清楚表達身體異狀,總在症狀非常明顯後才被發現,除此之外,兒童癌症幾乎無法預防,因為形成與生活習慣無關。

目前台灣地區兒童癌症發生率最高的是血癌(急性白血病),約占兒童癌症病患總數3分之1,其次則依序為腦瘤(20%)、淋巴腫瘤(8%)、神經母細胞瘤(7%)、軟組織惡性腫瘤(5%)等。

沈仲敏強調,急性白血病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血液疾病,臨床表現因免疫力下降而引起高燒不退、牙齦出血或容易瘀青或貧血;其他如腦瘤、淋巴腫瘤等, 也常當腫瘤長大到一定程度,壓迫到周圍正常組織,引起腹痛、頭痛、步態異常等才被發現,因此,兒童應該也需要接受定期健康檢查,包括血液常規及腹部超音波等。

另外,過去調查顯示,國內約有20%的學童患有過敏性鼻炎,在台北市學童中更有10%患有過敏性氣喘,若再加上皮膚過敏、食物過敏等,接近有3分之1的人曾為過敏疾病所苦,利用過敏原檢測了解過敏原是可行的方法。

沈仲敏說,兒童成長問題還得注意是否有性早熟或生長遲緩,以及智能評估,唯有規劃完整的兒童健康檢查,才能幫助兒童在症狀發生之前就檢查出疾病,並且接受治療。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11 月 20 日訊】開早餐店的林先生,因工作關係經常搬抬重物,6、7年前出現腰部到腳底酸麻,還愈來愈嚴重,最後腳無力到下樓梯時摔到,就醫才發現,原來是椎間盤突出造成坐骨神經痛。 60歲開早餐店的林先生,多年前開始從腰到腳底酸麻,後來變成疼痛,期間尋求按摩、復健都無效,...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國人罹患子宮內膜異位每年新增5萬人,且好發在卵巢,形成單側或雙側巧克力囊腫,不少人難耐月經失調、疼痛之苦,只能求助手術,偏偏復發機率高,多次切除手術大有人在,但醫師提醒,多次手術下,恐導致正常卵巢組織功能大受影響,壞了「生機」,近年國際各大生殖醫學會已漸有共...

閱讀詳情 »

每個人陰莖的尺寸各有不同,自己的是大還是小?聽說外國人的尺寸普遍比較大,但這是真有其事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根據目前現有數據來看,台灣男性勃起後的平均尺寸約為11.5公分,與國外平均勃起長度13.12公分略有差異!但調查中也指出,有些人先天就是「長」人一等,勃起後長度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夜8次」卻害慘了性福!門診有一名30歲的女老師,約莫1年前左右開始常覺得憋不住尿,不但休息時間一定要跑廁所,有時候甚至課上到一半就忍不住尿意,還曾經一夜睡覺反覆起床上8次廁所,但每次的尿量卻很少,最嚴重的是,跟先生親熱到一半的時候,也突然想小便,就醫才發現罹患「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