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兒童汽車座椅的選換依據

兒童汽車座椅的選換依據

維護兒童的安全是每個家長的責任,但在開心乘車出遊的同時,也別忘了行車安全的重要性!為了確保行的安全,開車時一定要讓幼童乘坐汽車安全座椅,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提醒,不同年齡的嬰幼兒應乘坐合適的汽車座椅,2歲以下幼童應採後向式汽座,2歲以上可採前向式,若超過汽座限高、限重時應改採坐墊式兒童輔助座椅,循序漸進替換汽座方能確保兒童的行車安全。

 

兒童汽車座椅的選換依據

 

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對於嬰幼兒的行車安全至關重要,因此,自新生兒時期開始,就應讓孩童使用經標準檢驗局認證之汽車安全座椅,以確保孩童的行車安全!然而,吳書毅醫師提醒,兒童汽車安全座椅需要依照孩子的年齡、身高、體重循序漸進的替換,直到身高滿145公分且年齡在8至12歲時才可單純使用車輛安全帶。以下整理汽座選換的4個階段,以方便家長們參照。

 

第一階段:後向式汽車座椅

由於嬰幼兒的脖子發展尚未健全,因此甫出生嬰兒至2歲幼童應使用後向式的汽車安全座椅(亦即幼兒乘坐時,其臉部應朝向車尾的方向)。

吳書毅醫師補充,使用後向式汽座較能保護幼兒的頸部,因此使用時間越長越好,可坐到孩童達到汽座的上限為止。此外,吳醫師也提醒,若使用提籃式汽座者,由於攜帶便利、拆裝較為頻繁,因此每次安裝時都須留心是否安裝妥當,才能確保安全。

 

第二階段:前向式汽車座椅

後向式汽座不敷使用時,幼兒可改用前向式的汽車安全座椅,直到孩童體重達到30公斤以上,或是達到座椅的限高、限重標準。

 

第三階段:坐墊式兒童輔助座椅

若幼童的身高體重超過汽車座椅最高限制時,應改採坐墊式的兒童輔助座椅,並輔以使用車輛安全帶。

 

第四階段:車輛安全帶

若幼兒身高超過145公分以上且年齡達8至12歲以上時,若則可評估拿掉增高墊,單純使用車輛安全帶,但仍須坐在車輛後座較為安全。

 

兒童安全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資訊: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

 

延伸閱讀:

【改善暈車的方法】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323

【疲勞駕駛的警訊】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930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兒童汽車座椅的選換依據

相關推薦

年節期間,大家普遍吃得太油膩;春天來了,利用當令或簡單的食材做些清爽的料理,讓年節積存的油膩感,全部清光光,順便減肥!《粉皮小黃瓜,軟中帶脆》 市場常見的綠豆粉皮,不受限於季節、天候,可說是最方便的食材,切成條狀後,加些小黃瓜絲,淋上芝麻醬、灑點花生,就成了好吃的涼拌粉皮,口感軟中帶脆,老人小孩都喜...

閱讀詳情 »

3月10日上午,九江市婦幼保健院兒科住院部來了兩名特殊的患者,3歲的女童小景(化名)和兩歲的表弟小波(化名),兩個孩子都是因為嘴巴潰爛,緊急從武寧縣泉口鎮轉到了市醫院治療。 據孩子的媽媽張女士介紹,她們平時在外面打工,孩子都是在家裡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平時喜歡拿錢去村裡的小店買5毛或1元錢一...

閱讀詳情 »

台灣一名出生後才7天大的小男嬰,在媽媽坐月子期間發現有發燒現象,當時合併有呼吸急促、食慾差及活力下降情況,甚至出現四肢抽搐、意識喪失等痙攣情況,經醫師診斷後發現小嬰兒感染了「乙型鏈球菌」,造成細菌性腦膜腦炎及敗血症的情況。醫師提醒,診治男嬰的台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杜戎玨表示,經由...

閱讀詳情 »

桃園的羅馬公路是條沿著鳳山溪上遊河岸所開闢的道路,每年春季時,沿路的山櫻花盛開,將此處點綴成一座櫻花隧道,夏天則有雪白的油桐花可以欣賞;知名景點「桃源仙谷」也在半路上,是民眾假日出遊的熱門地點。然而卻鮮少有人知道,此處有個遺世獨立的「嘎色鬧部落」。被群山環繞的部落,放眼望去鬱鬱蔥蔥,滿是連綿相疊的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