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兒童睡多久才夠?|全民愛健康 睡眠篇19

兒童睡多久才夠?|全民愛健康 睡眠篇19

俗諺說「一暝大一寸」,許多研究也發現,睡眠對於兒童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但是兒童到底睡多少時間才夠呢?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孩童的睡眠時間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未滿1歲的嬰兒一天需要睡12至16小時,而國高中生則會銳減成8至10小時即可。然而,每個人的睡眠需求可能稍有不同,但若睡太多或睡太少都可能會造成健康疑慮,可尋求專業的診斷建議喔!

 

兒童睡多久才夠?|全民愛健康 睡眠篇19

 

睡眠對於兒童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如果沒有獲得足夠的睡眠,在心智發展及生理健康上通常會有較高的風險!然而,兒童到底應該睡多久呢?美國兒科醫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簡稱AAP)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簡稱AASM) 的相關發表後,整理出兒童及青少年在不同年齡階段時的「每日睡眠時數」方針,可提供給家長參考:

 

1. 嬰兒 (4-12個月):建議每日睡眠時數為 12-16小時 (包含午睡)

2. 幼兒 (1-2歲):建議每日睡眠時數為 11-14小時 (包含午睡)

3. 學齡前兒童 (3-5歲):建議每日睡眠時數為 10-13小時 (包含午睡)

4. 學齡兒童 (6-12歲):建議每日睡眠時數為 9-12小時

5. 青少年 (13-18歲):建議每日睡眠時數為 8-10小時

註:這個方針裡沒有對於0-4個月的嬰兒給予建議,主要是因為剛出生嬰兒的睡眠需求變異性太大,而且相關的研究文章仍不足夠。

 

研究及睡眠學者都支持若兒童及青少年有足夠的睡眠時數,在整體行為、注意力、學習能力、記憶表現、情緒調節,以及整體生活滿意度上都會有較好的結果;反之,如果有沒得到足夠的睡眠時數,就容易影響學業表現、人際互動,睡眠剝奪情況下的孩童也會和高血壓、肥胖、糖尿病、憂鬱等健康問題之間的相關變高。

 

除了找到適合的睡眠時數外,也要花些時間觀察孩子的睡眠品質是否理想。對於現代的兒童及青少年而言,最常見破壞睡眠的影響就是:過度使用的帶有螢幕光線刺激的3C產品,包含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及電視等。所以,美國兒科醫學會(AAP)也建議,睡前30分鐘應要避免3C產品的使用;對於嬰兒,幼兒和年幼的孩子,建議最好養成「規律且一致」的「睡眠儀式化」,都有助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與睡眠品質唷!

 

睡眠相關問題,建議諮詢「睡眠中心、身心科、精神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 吳家碩

資料來源:美國睡眠醫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ASM)

 

延伸閱讀:

【一天睡多久才夠?】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532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兒童睡多久才夠?|全民愛健康 睡眠篇19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 由User:Gleam – Taken from ja-wikipedia,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煮菜時,你會加納豆當調味料嗎? 一般人恐怕不願意,但Ann Yonetani,這位微生物學家出身的創業家強烈認為很有必要。 納豆,這種黏呼...

閱讀詳情 »

不吃藥,三天治好腰痛的「腰腿活力操」 大約十年前,我第一次接觸「真向法健身操」,是以伸展腰、腹、腿三個部位的活力拉筋操。當時我有很嚴重的腰痛問題,一不小心就會發作。人類是一種很脆弱的動物,每次只要我蹲下來搬取重物或從椅子上起身,就會在毫無預警的狀態下感到劇烈的腰痛,於是我愈來愈不敢活動身體,成天鬱...

閱讀詳情 »

        【腦外科醫師親身實證‧專業保證】   日本腦外科權威醫師數十年的第一線執刀經驗,發現透過飲食、運動等措施,能確實改善記憶力,並預防中風、癌症和文明病。以下就是他在「飲食」「冥想」「運動」「心理」四方面,提出預防失智的生活方式。 &nb...

閱讀詳情 »

手臂線條到底該怎麼練呢?IPTA教官林添進表示,其實只要在家準備一條彈力繩,每天利用看電視的時間順便運動,就能連出漂亮的手臂線條囉!  肱二頭肌訓練動作: 1. 彈力繩彎舉準備動作:身體呈直立站姿,雙腳與肩同寬,肩膀內收下壓,雙手掌心朝上握住彈力繩兩端,將彈力繩平均兩側長度踩在腳下。 分解動作:動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