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篩檢時發現孩子有心雜音 這2大類型可判斷嚴重性

兒童篩檢時發現孩子有心雜音 這2大類型可判斷嚴重性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現年4歲的小米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這天下午,媽媽憂心忡忡的帶著小米前往診間。原來小米在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篩檢中被醫師聽見心雜音。小米的媽媽表示,過去從來沒有聽其他醫師提過這樣的狀況,她也一直都是吃得好又睡得好的孩子,和同學玩耍時也從來沒有聽她提起任何不舒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呂馨詠說,心雜音是心臟血管內的血流速度較快,產生亂流時所發出的聲音。醫師一般可以藉由聽到心雜音的位置、聲音大小、和聲音特性來初步推斷可能的診斷。


呂馨詠解釋,兒童心雜音可能是病理性或生理性。病理性的心雜音一般較大聲且和心臟結構異常有關(例如:心室中膈缺損、開放性動脈導管、肺動脈瓣狹窄……等)。病理性的心雜音有很多種不同特性,聲音大小也未必和疾病嚴重程度成正比。醫師會根據小朋友是否有症狀,身體檢查,以及胸部X光、心電圖、超音波等檢查,評估是否需要給予藥物或其他治療。


比起病理性心雜音,在沒有症狀且正常成長的孩子身上,生理性心雜音還是占了多數。生理性心雜音也被稱為正常的心雜音、功能性心雜音或良性的心雜音,是一種血液在心臟腔室或心臟旁血管快速流動所造成的聲音,因此多在平均心跳較成人快的嬰幼兒身上發現。


生理性心雜音很常見,超過72%的孩童都可能在成長過程的某些時候發現有生理性心雜音。尤其當孩子在運動、興奮、害怕、緊張等會讓心跳加速的情況下,此心雜音可能變得更明顯,而成人之後則大部分會消失。


醫師幫小米做了詳細身體檢查後,發現在左上胸處的確有非常小聲的心雜音,且類似生理性心雜音的特性。也利用心臟超音波證實了這個診斷。由於心臟構造和功能皆為正常,小米仍可以正常生活,不需飲食運動的限制,也不需要吃藥或是定期追蹤。


更多NOW健康報導
▸子宮肌瘤血崩慢性貧血 子宮次全切除保留子宮頸獲新生
▸美顏針為準新娘超前部署由內而外提亮氣色自然不必妝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今天運動了嗎?最新調查發現,亞太11個國家中,台灣人坐很久卻動最少,5成過去一周沒運動。醫師強調,久坐不動不僅容易肥胖,罹患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甚至癌症風險都會大增,建議多做強度運動,如重量訓練,有助延長壽命。 亞洲上班族久坐成習慣 一項亞太區11國「都會上班族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每天蔬果579」是許多人奉為健康飲食的準則,但是蔬菜不若水果香甜可口,讓許多挑食的人望而怯步,腦筋動的快的人就聯想到,如果單吃水果多一點,是不是就可以補足不吃蔬菜的營養呢?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說明,水果是不能取代蔬菜的,一般吃水果的時候都會削皮,所以一些在表皮上的植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頭痛是生活中常見的病痛,嚴重頭痛可能影響生活作息,甚至時常跑醫院尋求藥物治療。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吳燾宇醫師表示,頭痛的原因很多,可分成偏頭痛、張力性頭痛及叢發性頭痛這三類。 偏頭痛應避吃巧克力乳酪 好發於年輕族群的偏頭痛,以女性居多,每次頭痛持續時間約4~7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80多歲阿嬤,不小心車禍跌倒,但擦傷的傷口卻怎麼敷藥都未見改善,就醫檢查才發現已經嚴重引發細菌感染,且有壞死跡象,差點面臨截肢危險;大林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介琦指出,原來阿嬤是自行利用雞蛋清混消炎藥粉直接塗在傷口,才會導致傷口症狀不但沒改善,還日劇惡化。 塗抹未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