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虐致死案件增 5成未滿3歲

兒虐致死案件增 5成未滿3歲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根據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兒童少年保護統計資料顯示,兒童及青少年疑似不當對待案件通報數量逐年攀升,受理案件人數達到4萬件,而兒童不當對待致死案件,近5成是未滿3歲的嬰幼兒,顯示完備兒少保護網絡為當務之急。

守護受虐兒健康 台大兒保中心獲捐助

台大兒保中心邁入第4年,除了獲得台北市林芳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捐助,今年更連結國際扶輪社3521地區第一分區資源,總共獲得約360萬元,讓推廣兒少保護醫療服務更是如魚得水。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吳美環表示,承接衛福部「醫療機構建立兒少保護醫療服務模式計畫」,早於2015年12月正式結束,但該院有感於受虐兒童健之重要性,仍決心持續守護受虐兒童健康的理念。

兒童身體虐待提示卡 確實辨識受虐兒

台北市林芳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長期關注弱勢兒童、少年與家庭的社會議題,自2016年起,連續3年,捐助2名專業人員人事費用,包含一名個案管理師及一名臨床心理師,合計328萬元;國際扶輪社3521地區第一分區同樣積極參與公益服務,今年捐助39萬元。

吳美環院長說明,2016年推動「兒童身體虐待提示卡」的教育訓練,輔助醫護人員第一時間,更加確實辨識疑似受虐的兒童,減少浮濫通報、加強精準通報,同時展開與法官學院合作,幫助法官、檢察官瞭解兒少保護醫療的複雜性,促成醫療與司法間的交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5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簡稱過動症)是兒童常見的神經生理疾病,在臺灣的盛行率已達5-7%。醫學界對ADHD的研究報告很多,過去主要已知的危險因子包括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異常、遺傳及腦傷等,造成神經精神徵候主要有,「過動」、「衝動」與「不專心」這三大核心症狀。中央研究院最...

閱讀詳情 »

肥胖、久坐不動,又喜歡喝含糖飲料,以至於台灣糖尿病患者高達200萬人,必須規律用藥才能控制血糖,但糖尿病症狀不明顯,有些人常忘了吃藥,想到又自行胡亂補吃,以致出現致命的低血糖危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張慶名指出,糖尿病是1種新陳代謝疾病,源於人體中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不良或不足,無法...

閱讀詳情 »

曼哈頓最大的空中農場於7月31號開幕,位於下東城新興開發區「艾塞克斯跨越區」,將為當地社區提供新鮮有機的蔬菜。4分之1英畝大的農場中,還種了胡蘿蔔、大頭菜、羽衣甘藍、碗豆、芝麻菜等等,全都是有機種植。 Project Eats總裁 Linda Bryant:「這裡原本只是1個水泥空地,現在食物長在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知名尿失禁內褲廣告惹議,英國護理公會怒檢舉!日前英國一家尿失禁照護公司發布一則失禁內褲廣告,廣告中一名產後婦女穿著該品牌的失禁內褲,對著鏡子穿上牛仔褲邊說:「我知道當一個媽媽會有一些驚喜......但是沒有人提到會尿失禁。」皇家護理學院(RCN)批評,該廣告涉嫌將懷孕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