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入冬三九貼驅除寒邪 但這些人不適合

入冬三九貼驅除寒邪 但這些人不適合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1名33歲的沈小姐多年來一直都是鼻過敏患者,每日晨起鼻癢、鼻水噴嚏頻頻,秋冬季節轉換之際或空氣品質差時,症狀更嚴重影響生活,1天下來衛生紙的用量十分可觀。但自從去(107)年至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徐偉展門診,使用夏季三伏貼及冬季三九貼的連續貼敷療程後,明顯感覺今年鼻過敏症狀減緩許多,連帶著以往容易怕冷的狀況也有改善。

 

三九貼是傳統醫學對於慢性、虛寒性疾病的保養方法,和夏季三伏貼同樣屬於穴位敷貼的1種,利用在特定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是中醫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方法之一,已有悠久的歷史。

 

冬季是整年度天氣最冷的時候,中醫學角度認為,人體和自然環境相互呼應,因此冬季也是人體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也是鼻過敏症狀好發的時節,在這段期間容易感覺身體能量不足、活動力下降、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等,身體處於低代謝狀態,因此最容易受寒,若平時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有過敏、氣喘、腹瀉、關節疼痛、遺尿、遺精等症狀。

 

三九天是依照每年冬至的次日開始計算,第1個9天稱「一九」、第2個9天稱「二九」、第3個9天稱「三九」。而三九天灸就是在三九天的時間,配合使用溫補通經散寒的中藥,敷貼在人體背部的大椎、肺俞、膏肓、定喘等穴位,可驅除寒邪並提高身體的抗病力,減緩因上述疾病在冬日發作時所帶來的困擾,進一步改善呼吸道疾病和體虛易感冒的體質。

 

天灸療法是中醫傳統的外治法,其作用機轉是藉著藥物對局部組織刺激,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甚至起泡,達到溫經散寒、活血通脈與調節臟腑功能的效果,因而提高抗過敏能力,並可改善臨床症狀。

 

傳統天灸依選用的藥物不同分成許多種類,如毛茛灸、斑蝥灸、旱蓮灸、蒜泥灸、白芥子灸等,而目前中醫界較廣泛應用的是白芥子灸法。冬至及夏至是自然界陰陽之氣消長的轉折點,人與自然相應,四時氣候更替之時對人體影響最大,體質較不佳的人,往往在這個時候好發疾病。俗云:「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若有過敏性疾病的民眾,在夏天已接受三伏天灸療者,更要把握冬至可調整體質的機會,繼續接受三九天灸療,以鞏固暑夏三伏天灸療的效果。

 

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毒也無副作用,易被小兒接受,但必須注意孕婦、1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經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不適合三九天灸治療,若有發燒和咽喉發炎等症狀,必須待痊癒後方可接受治療;治療期間並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使用三九貼後當日一定要禁食生冷、油膩以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治療的效果。若皮膚起紅腫、搔癢請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之消炎藥膏。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105年至107年9月期間,北市醫療院所通報滋擾妨礙案件共計185件,其中醫學中心100件、區域醫院77件及其他醫療院所8件,經調查後認涉違反醫療法第24條第2項規定「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以行為暴力致生危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2例國外群聚感染瘧疾事件,上月10日至23日,北部12名某大學師生赴非洲烏干達進行社會服務,其中2名女大學生,返國後分別在本月4日及6日,出現發燒、寒顫、噁心、嘔吐等症狀,經通報檢驗,確診為感染熱帶瘧,目前住院治療中,但2人症狀均已改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真的好久沒呼吸到新鮮空氣! 斐濟一名47歲男性,因長期鼻竇炎導致6.2公分鼻息肉塞滿鼻腔,不僅有鼻蓄膿、口臭、頭痛等症狀,且完全無法用鼻呼吸,生活甚為困擾,加上其體重逾百公斤,又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合併症,大幅增加手術風險;國泰醫療團送愛至斐濟,以專業醫療技術,輔以微創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歲許小姐,參加社區健康檢查,糞便潛血反應卻出現異常,經回診進行大腸鏡檢查後,報告顯示在升結腸的肝轉折部位,發現將近3公分直徑的腫瘤,切片報告確定是分化不良的初期癌症病灶,經醫師建議須進行手術治療,再依術後分期,做後續治療及預後追蹤。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癌 傷口小術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