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遇到坐骨神經痛別怕復健科醫師教你這樣做

 

現代人由於長時間不當姿勢、肥胖、高齡甚至是糖尿病,都有可能會造成坐骨神經痛。康禾復健科診所院長蔡定達醫師表示,遇到坐骨神經痛也別驚慌,一般來說透過保守治療配合耐心復健、觀察,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根治的。

 

蔡定達醫師說明,坐骨神經痛是由於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症、脊椎滑脫症,以及臀部梨狀肌受到壓迫等,一般多發生在年紀大的人,不過近年來,年輕人罹患坐骨神經痛也越來越多,易發生族群為粗重工作者、老年人、久坐學生或上班族、司機,或是常蹲坐著洗衣服、做家務事的家庭主婦等。

 

坐骨神經源於脊髓,當脊椎受到壓迫時,椎間軟骨可能就會突出並壓迫到坐骨神經,接著導致發炎而坐骨神經痛。同時坐骨神經也是全身最長的神經,因此疼痛的部分可能從背部、臀部、大腿、小腿後側甚至到腳底,椎間盤突出壓住腰椎的神經根是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病因,另外有一些比較少見的原因,例如脊髓內出現腫瘤、脊椎骨的腫瘤性病變,甚至一些新陳代謝的毛病,如糖尿病及酗酒等都可能引發坐骨神經痛。

 

治療上,蔡定達醫師說明,患者若是首次發作,醫師通常會採用保守方法來治療,包括臥床休息、服用止痛藥或做骨盆牽引復健,治療時間約持續四週,症狀通常皆可獲得改善;有些坐骨神經痛患者會自然痊癒,需要治療的患者在醫生確定病因後,通常會以一段時間的休息、矯正出現問題的脊椎關節,還有抗炎藥物治療。必要時可採用電療、針灸和適當的運動訓鍊來幫助改善。若是疼痛十分嚴重,而且有客觀依據證明疼痛的原因是椎間盤脫垂,或已發生肌肉萎縮或大小便困難,則建議接受手術治療。

 

除了上述治療外,平時也要調整生活習慣,保持足夠的休息、適時做溫和的運動,例如:走路、皮拉提斯等都是不錯的運動。蔡定達醫師也建議大家,平時少出點蠻力、不要固定同一姿勢過久、不要久坐久蹲和翹腳、盡量避免坐矮板凳,只要多注意自己的姿勢,就可避免坐骨神經痛發生。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目前國內十大死因以癌症居首,而口腔癌位居第四位,罹癌者以男性中壯年居多,進一步分析台灣的口腔癌患者,其致病原因大致上與嚼食檳榔有絶對的關係,若又有合併抽菸及喝酒的習慣,那麼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就為正常人的123倍;聖馬爾定醫院口腔顎面外科羅正興主任說,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出現關節痠痛或不慎跌打損傷時,通常透過治療或貼藥布等方式就會逐漸舒緩,但當疼痛持續數個月都無法緩解,且疼痛蔓延全身,甚至合併倦怠、睡不飽、頭痛、記憶力退化等症狀時,就可能是纖維肌痛症所導致;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師王培寧表示,根據最新研究指出,纖維肌痛症患者常有健忘、容易分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非洲年死25萬孩童,WHO在非洲啟動第一個瘧疾疫苗計畫!經過30年研發,世界衛生組織即將在馬拉威等非洲三國,針對2歲以上孩童接種瘧疾疫苗,預計至少有40%保護力,但仍需配合蚊帳、殺蟲劑等配套措施。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Tedros表示,瘧疾疫苗有望挽救成千上萬兒童的生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許多人選擇以機車腳踏車作為交通工具,雖然方便,但比起汽車,發生意外是直接以肉身承受,一旦摔車「肉包鐵」容易造成大範圍的擦傷,小則破皮瘀血,大則傷筋斷骨。中西醫師指出,在醫院診所治療的外傷中,常看到機車騎士不慎犁田,皮膚與路面直接高速磨擦,造成大範圍的傷口,不只是疼痛,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