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遇到坐骨神經痛別怕復健科醫師教你這樣做

 

現代人由於長時間不當姿勢、肥胖、高齡甚至是糖尿病,都有可能會造成坐骨神經痛。康禾復健科診所院長蔡定達醫師表示,遇到坐骨神經痛也別驚慌,一般來說透過保守治療配合耐心復健、觀察,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根治的。

 

蔡定達醫師說明,坐骨神經痛是由於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症、脊椎滑脫症,以及臀部梨狀肌受到壓迫等,一般多發生在年紀大的人,不過近年來,年輕人罹患坐骨神經痛也越來越多,易發生族群為粗重工作者、老年人、久坐學生或上班族、司機,或是常蹲坐著洗衣服、做家務事的家庭主婦等。

 

坐骨神經源於脊髓,當脊椎受到壓迫時,椎間軟骨可能就會突出並壓迫到坐骨神經,接著導致發炎而坐骨神經痛。同時坐骨神經也是全身最長的神經,因此疼痛的部分可能從背部、臀部、大腿、小腿後側甚至到腳底,椎間盤突出壓住腰椎的神經根是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病因,另外有一些比較少見的原因,例如脊髓內出現腫瘤、脊椎骨的腫瘤性病變,甚至一些新陳代謝的毛病,如糖尿病及酗酒等都可能引發坐骨神經痛。

 

治療上,蔡定達醫師說明,患者若是首次發作,醫師通常會採用保守方法來治療,包括臥床休息、服用止痛藥或做骨盆牽引復健,治療時間約持續四週,症狀通常皆可獲得改善;有些坐骨神經痛患者會自然痊癒,需要治療的患者在醫生確定病因後,通常會以一段時間的休息、矯正出現問題的脊椎關節,還有抗炎藥物治療。必要時可採用電療、針灸和適當的運動訓鍊來幫助改善。若是疼痛十分嚴重,而且有客觀依據證明疼痛的原因是椎間盤脫垂,或已發生肌肉萎縮或大小便困難,則建議接受手術治療。

 

除了上述治療外,平時也要調整生活習慣,保持足夠的休息、適時做溫和的運動,例如:走路、皮拉提斯等都是不錯的運動。蔡定達醫師也建議大家,平時少出點蠻力、不要固定同一姿勢過久、不要久坐久蹲和翹腳、盡量避免坐矮板凳,只要多注意自己的姿勢,就可避免坐骨神經痛發生。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喝水也能減肥?據美國一項研究指出,48位同樣攝取低熱量飲食的中老年人中,餐前喝500cc水相較於沒喝水者,3個月後可多瘦2公斤;而同樣減重4公斤,喝水者的減重速度比沒喝水者足足快了4週。營養師表示,餐前慢慢飲用白開水,可增加餐中以及餐間的飽足感,提高減肥效果。該研究以48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毒澱粉」案件持續追查之中,針對衛生署查獲日正食品公司含有「毒澱粉」的「地瓜粉圓」及「波霸粉圓」,北市衛生局已在其轄區內大賣場、超商及超市等進行調查,結果共查獲有1萬5558包,共3112公斤,已全數下架回收。北市衛生局表示,日正食品公司的「地瓜粉圓」及「波霸粉圓」產品均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花蓮縣有廠商被舉報用未核准原料「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製作粉圓等產品,經衛生局初步調查後,並未發現縣內廠商購進相關產品,零售商貨源則進待進一步調查。花蓮縣衛生局指出,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查獲業者在製造粉圓過程中,為增添口感使用未經核准的「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在抽查的7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0至4歲幼兒,平均占80%在三歲前都曾罹患中耳炎,尤其1至2歲的幼兒又為常見的中耳炎病患;彰化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主任蕭建洲指出,主要是因幼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耳咽管也較短且成水平,導致病毒容易至中耳腔誘發發炎等症狀。臨床上,曾有一名1月大的新生兒罹患中耳炎,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