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癌者多發生於50歲以後 若要預防有無這習慣是關鍵

罹癌者多發生於50歲以後 若要預防有無這習慣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運動對於健康好處很多,尤其還能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指出,許多癌症雖因老化、性別、基因等先天因素埋下危險因子,但後天包括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缺乏運動、肥胖等危險因子卻是能夠靠你我去改變,只要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就能幫助降低包括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1/3的癌症可預防 養成規律運動是關鍵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調查,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且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王英偉署長表示,癌症是老化的疾病,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82%罹癌者多發生於50歲以後,因此想要增強免疫力,關鍵就在於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養成規律運動 研究:有助降低癌症發生

王英偉署長解釋,美國運動醫學學會2018年的統合研究指出,如爬山、有氧活動、重量訓練等休閒活動可降低12%至28%罹癌風險,且目前已有證據證實,運動可有效對抗的癌症分別為食道癌、大腸癌、腎臟癌、膀胱癌、胃癌等癌症,主要因身體在運動時,呼吸頻率變快,吸氧量也提升,這時藉由大量流汗,提升新陳代謝,達到降低癌症的發生。

癌患運動適量即可 必要時可諮詢專業醫師

即使為正在接受治療的癌患,也可藉由運動降低癌症治療前後的不適感,尤其能有助於遠離疲憊感、焦慮等情緒,且幫助強化身體機能。王英偉署長強調,每週3至5次30分鐘有氧或阻力訓練的中強度運動,能減少治療期間對身體的影響,若太虛弱無法長時間運動者,也可改成每次10分鐘,以少量多次進行,但要注意癌症病人在運動時仍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若運動期間租線不正常情況,則應停止運動,並盡快諮詢專業醫師協助。

【延伸閱讀】

卵巢癌不要come back 標靶藥物助降低復發風險

正宗綠蜂膠完勝蜂膠?加葉黃素可護眼? 權威爆料缺五大關鍵沒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6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每天都堅持喝一碗粥,連續喝三個多星期,白頭髮不見了,皮膚變白皙和光滑,氣色比原來好! 熬這個粥很簡單,愛惜自己的身體就花點時間和精力吧,希望能給有緣的朋友帶來好處。 黑豆(1小把) 黑米(2把) 黑芝麻(1小把) 百合(10片) 薏仁(3把) 核桃(2個) 大米(2把) 紅糖(適量) 另外核桃也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腸病毒來勢洶洶!國內2012年以來,未出現大規模腸病毒71型流行疫情,3歲以下的幼兒大多未曾感染,疾管署預測,今年爆發大流行的機率很高,已成立應變工作小組,並指定全國76家腸病毒責任醫院嚴陣以待。 女童染腸病毒 一名3歲女童,上月29日突然發燒,之後陸續出現咽峽炎及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您有鼻塞、吸不到氣的經驗嗎?3年前一名12歲女童,跑步時差點缺氧昏倒,原來她患有先天性過敏性鼻炎,因此下鼻甲黏膜相當肥厚,造成嚴重的鼻塞,運動時無法正常調整呼吸!平時就鮮少使用鼻子呼吸的她,睡覺時也常出現打鼾的情形,嚴重影響生活及睡眠品質,才決定改善過敏性鼻炎,期望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8歲的傅女士,有心律不整病史,日前突然頭暈及嘔吐,送急診後確診為急性腦中風,儘管在黃金3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血劑,卻不見療效;醫師緊急施以微導管動脈取栓術,成功取出1公分的血栓,術後肢體活動自如,與正常人無異。 少數急性中風病人 成功到院治療 中風是國人第3大死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