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口咬合重建 植牙搭配隱形牙套新趨勢

全口咬合重建 植牙搭配隱形牙套新趨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牙齒是影響外貌及社會地位重要的象徵,現代人對口腔及牙齒的重視程度,比起以往已有大幅度提升,面對全球牙醫技術及科技的進步,以往國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全口重建療程,已能透過專業植牙及搭配隱形牙套的矯正下,讓患者願意主動接受治療。

什麼樣的人需要進行「全口咬合重建」?

專業牙科醫師吳培智說明,「全口咬合重建」並非是齒搖牙落的長者才需要,一般青壯年常見因咬合過高或過低,造成的咀嚼困難;牙齒磨耗嚴重,造成咬合高度喪失;因缺牙導致咀嚼時單點施力不當引發疼痛;牙周病而造成牙齒鬆動、掉牙、齒縫過大、牙齦流血或口臭;有睡眠障礙合併頭痛;有大小臉,對臉型不滿意;齒列不整齊、牙齒移位..等問題,只要是有造成咀嚼困難或是對外觀不滿意的族群,都可以經過專業醫師評估後,透過全口咬合重建進行改善。吳培智醫師表示,不少年輕人容易輕忽牙齒問題,時間一拖久,可能會嚴重到因長期缺牙導致咬合功能下降,或失去製做假牙的空間,甚至喪失咬合能力,這將大幅度影響日後全口重建的治療難易度,因此若一旦發現牙齒口腔內有病症,最好盡早接受治療。

植牙搭配隱形牙套 全口咬合重建更EASY!

早期的全口咬合重建是以活動式假牙為主,對患者在治療時間及生活工作上帶來諸多不便,時間一久,還可能造成齒槽骨萎縮,或因假牙不密合造成口腔潰瘍等狀況出現。如今伴隨醫療的進步及改良,全口咬合重建已可利用專業植牙做為牙根基礎,並搭配隱形牙套進行矯正,這不僅能加強咀嚼功能,更能減少患者的疼痛感及增加整體美觀度,且因植牙建立起正確咬合平面支撐,能夠縮短隱形牙套矯正時間,而隱形牙套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也能笑臉迎人,更有自信心。

吳培智醫師強調,全口咬合重建不再僅是改善口腔咀嚼問題,或減少因咬合造成的口腔創傷,亦能保護前牙不因受力過度而耗損,更能改善因為咬合不正影響頭部平衡,連動到頸椎甚至骨盆歪斜;此外,針對臉型的調整也有幫助。

不過,在進行任何牙齒相關治療前,患者必須要瞭解「全方位整體性醫療」的重要性,認知面對牙齒的各項處置,皆是環環相扣、相輔相成。因此在全口咬合重建介入治療前,是否需要進行事前的口腔治療,例如:牙周病治療或是根管治療,專科醫師都必須妥善評估。最後,在牙齒的重建過程中,患者的適應性和耐心是絕對需要的,唯有病人和牙醫師的相互配合,全口咬合重建計劃才能順利圓滿完成,重拾健康及迷人自信的微笑。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8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南部水庫缺水,許多地區開始採取輪流限水措施,讓我們意識到水的重要性。人類所賴以生存的地球,約有70%是由水所覆蓋,水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物質,不單是陸上或水中生物需要水維持生命,沒有水,人類也只能活幾天。振興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楊景偉表示,水分在嬰孩體內約佔75%,到了老年時約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55歲的A先生有長期抽菸史,咳嗽合併上背部疼痛長達3個月,後至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內科門診求診。住院全身檢查後發現除了右肺上葉1顆2公分肺腺癌之外,同時合併第四胸椎轉移以及右側近端股骨幹癌症骨轉移,因而會診予骨科部主治醫師林威廷。 ▲術前核磁共振影像顯示,股骨出現實質性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發達,生活變得更加便利,但也造成現代人活動量越來越少;另外,飲食精緻化或是因年紀增長退化而飲食不均衡的情況也時有所聞。缺少活動加上營養不均這兩大要素,可能造成一種疾病的發生,就是肌少症。肌少症不只老人才會 走路變慢、腿無力等徵兆當心所謂的肌少症,指的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華航機師及諾富特飯店染疫事件越演越烈,不少機組員也紛紛抱怨一開始沒列在疫苗優先接種名單,現在出事,反要怪他們,不打疫苗。不少人則認為,機組員疫苗施打排序應該排在第一位,不過,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在接受電台節目採訪時則幫指揮中心講話,「把機組員排第1,會被國際笑死!」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