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口服C肝新藥療程短安全性高 及早治療最重要

全口服C肝新藥療程短安全性高 及早治療最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師,聽說治療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會影響肝功能?」近期網路謠言眾多,對此,肝病權威、台大醫院內科教授高嘉宏醫師表示,C肝全口服新藥安全性高,健保給付的各款新藥的藥品使用說明書也有明確說明藥物適用的對象。台灣胃腸專科醫師在C肝的治療經驗相當豐富,各學會也很努力的教育宣導,「無論是肝膽腸胃科醫師或是個案管理師,都相當清楚各種類C肝全口服新藥的用藥原則。」高教授強調,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者,多是因為病情複雜嚴重,目前國內接受治療的C肝病患以輕症居多,民眾不用過度擔心。

C肝全口服新藥最短八週可治癒 療效達98%

高嘉宏教授表示,目前國內已開放多款C肝全口服新藥上市,臨床的用藥選擇依據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藥物交互作用及使用的便利性等,與病患說明及討論;當然也會根據病人體內的病毒基因型、有無肝硬化,以及是否曾接受過治療等來決定。

「目前最有效的藥物有兩款,都是全基因型,療效幾乎都有98%以上,療程僅需8週或12週,且與十年前干擾素治療最大不同的是,新藥療程短、副作用少、安全性也高。」高嘉宏教授指出,這兩款藥物的組成不太一樣,一是含有蛋白酶抑制劑、另一則不含蛋白酶抑制劑,兩者的藥物交互作用不同。「蛋白酶抑制劑類藥物是經過肝臟代謝,而非蛋白酶抑制劑主要從腎臟代謝。無論使用哪一種藥物,用藥前,專科醫師都會審慎評估病患的肝腎功能,選擇適合的藥物。」

國內C肝治療經驗充足 遵醫囑用藥安全性高

衛生福利部為鼓勵所有C肝患者接受治療,自2019年起開放C肝全口服新藥給付不設限,只要確認感染慢性C肝,無論有無肝纖維化,都能接受治療。高嘉宏教授呼籲,慢性C肝病友應儘早積極就醫,也鼓勵高風險族群能及早接受C肝篩檢。

高嘉宏教授也提醒,若過去曾經發生或現在有出現黃疸、腹水、食道靜脈瘤出血、肝腦病變(肝昏迷)的C肝患者,就屬於肝臟失代償。病患在治療前務必要向醫師說明清楚,讓醫師能有完整的瞭解,「這是對自己健康的責任,也是在保護自己。」

高嘉宏教授最後呼籲,政府為了要達到「2025根除C肝」做了很多努力,鼓勵過去曾有危險因子如開過刀、輸血、有靜脈藥癮者,或者是有家族C肝病史、年齡大或有糖尿病者,都要主動接受C肝篩檢。此外,對於12歲至17歲、非肝硬化與代償性肝硬化病患,也有適用藥物,「雖然國內青少年C肝人數較少,但仍不能掉以輕心,要避免一些高風險的行為如靜脈藥癮、刺青、紋眉、穿耳洞等,若要進行也務必使用拋棄式器械,保護自身安全。」

無論如何,民眾應把握有限健保給付名額,及早篩檢、儘早治療,以避免日後對肝臟及身體器官造成更大的傷害。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8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柚子是中秋節應景水果,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維他命C,味道酸甜,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不過,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柚子與葡萄柚容易與抗凝血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就有一名婦人因吃了柚子,而導致腦中風,一側手腳癱瘓。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指出,該名婦人因意識不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中秋佳節來臨,除了家家戶戶飄出的陣陣烤肉香味外,還瀰漫著不少溫情的味道!彰化基督教醫院與切膚之愛基金會特別前往弱勢個案家中送月餅慰問,搭配現場演唱老歌與長者同歡,陪伴他們提前享受節慶團圓的氣氛。個案之一的74歲林阿嬤,不僅有肢體障礙,還得獨自照顧重度智能障礙的兒子,生活拮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夏天漸漸步入尾聲,緊接而來的是乾冷的秋冬,由於許多人常會在秋冬時出現肌膚乾燥的狀況;皮膚科醫師特別提醒,要避免秋冬出現肌膚乾荒的狀態,即應在換季前做好保濕補水,否則到了秋冬,即使是每天敷面膜,也無法完全改善「烘乾肌」。皮膚專科診所盧靜怡院長表示,秋冬的肌膚保濕保養一定要儘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氣候潮溼,許多民眾感染黴菌,出現體癬、股癬、汗斑、香港腳等皮膚疾病,為求速效,不少皮膚科醫師給予患者口服藥物「ketoconazole」及外敷藥膏,但美國FDA最近禁止口服抗黴菌感染藥物作為治療任何黴菌感染的第一線用藥,以避免肝腎損傷。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組簡任技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