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盆腔微循環受阻尿失禁恐上身 這樣做告別溼答答

骨盆腔微循環受阻尿失禁恐上身 這樣做告別溼答答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尿失禁是件令人難以啟齒的事情,由於國人的觀念較為傳統保守,因此,罹患尿失禁的婦女當中,大部分的人會選擇隱忍尿失禁所造成的困擾,有些人甚至以為這是年紀大就會發生的正常症狀,而導致個人出現身心不適狀況、不敢出門,大大影響人際關係和社交活動。


根據衛福部統計,大約有60%的45歲以上曾經懷孕生產過的婦女,因為年齡漸長,肌肉支持力降低,而有過尿失禁、頻尿及尿急等症狀;另外,日本富山大學名譽教授、醫學博士田澤賢次則指出,當骨盆腔內的溫度過低,就會使得血液流動不佳,導致和排尿相關的膀胱括約肌容易堆積乳酸、僵硬,進一步導致其功能減弱,就容易造成尿失禁等漏尿問題。


其中骨盆腔內的溫度過低,進而導致血液流動不佳,就是所謂身體的微循環不良所造成的。微循環是指人體微血管內的血液循環,又稱為「第2心臟」,占全身血管近7成之多,透過微循環向全身細胞輸送氧氣、營養,以及清除細胞排泄的廢物,因此,當骨盆腔內的微循環不好,連帶著使得附近的肌肉如膀胱括約肌失去原有的機能,進而造成漏尿、尿失禁等狀況。


強化骨盆腔的微循環對於預防尿失禁的發生尤為重要,國外常見透過磁場治療儀的輔助來緩解因循環不佳所帶來的困擾。班默磁場物理治療儀是以磁通電產生微弱電流刺激肌肉組織,用以輔助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更可有效刺激並調和受損的微循環,就能夠增強骨盆腔底肌肉的強度,進而避免尿失禁發生。


此外,想避免尿失禁找上門還有哪些方法呢?衛福部建議:(1)每小時喝100c.c.至150c.c.的水或4小時不超過600c.c.,每天喝水量達到1,500c.c.至2,000c.c.,而且還要養成定期排尿習慣,白天約2小時上廁所1次,1天約8至10次,夜間喝水不宜過量,以免影響睡眠。(2)生活要規律與飲食要均衡,避免不良習慣,維持正常體重及排便習慣,避免會導致腹壓的習慣,如穿著過緊的衣服、過度運動、用力及憋尿等。(3)持續進行凱格爾運動,可強化整體骨盆腔底肌肉的強度,對於尿失禁的預防都很有幫助。


更多NOW健康報導
▸8類差額醫材自費上限急轉彎 不敵醫界反彈「喊卡」
▸夏季陰道炎頻發作? 「這些」行為通通母湯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女性尿失禁分4種 停經後婦女多合併2種常「溼」控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癌症原來稱作是「絕症」、「不治之症」,拜現代醫療科技不斷精進,罹癌存活時間不斷拉長,病患的生活品質也逐步提升;2006年起,世界衛生組織重新定義為「癌症是一種慢性病」,是可以治療、控制,甚至能夠治癒的。4成癌患死於營養不良,發炎是原因根據研究發現,高達4成的癌症病患,最終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竹11歲小妹妹,被同學笑說O型腿很醜心裡很自卑,媽媽也覺得女孩子O型腿不太美觀,去骨科醫師求診都說要等長大以後再做切骨矯正手術,一方面緩不濟急,另一方面切骨需要癒合時間,影響求學,經人介紹至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黃鼎鈞醫師處求診,診斷為O型腿,並且生長板還沒閉合,且初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養顏美容是女性永不退燒的話題,除了塗塗抹抹的保養品外,愈來愈多人希望用食療來美容肌膚。坊間盛傳多吃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如豬蹄、雞爪等,就能補充肌膚的膠原蛋白,讓皮膚Q彈,真的有這麼神奇嗎?分子結構巨大 無法直接吸收事實上,豬蹄、雞爪等部位確實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但其分子結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多國紛紛停課,如何填滿孩子空白成為家長煩心議題。許多研究指出,遊戲有助兒童身心全面發展,能促進語言發展、認知能力、情緒調節、人際互動等;因此,《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即保障兒童享有休息和閒暇、從事遊戲和娛樂活動的權利,確保孩子們能擁有健全的身心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