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熟男危機! 不可輕忽的頭頸癌小心易復發

熟男危機! 不可輕忽的頭頸癌小心易復發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在台灣,頭頸癌是男性癌症好發第四名,也是發生率和死亡率增加快速的癌症!但醫師提醒,若及早接受治療,病情有望獲得控制,一名60歲左右的男性罹患口腔癌第四期,開完刀後接受術後輔助性同步化療加放射性線治療,持續追蹤三年後突然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更引起反覆性的吸入型肺炎,經檢查發現口咽又長出新腫瘤,確診頭頸癌復發,同時併有肺部、淋巴轉移,經醫師建議第二次使用全身性化學治療,兩個月後腫瘤消失,患者對於治療效果感到滿意。

疾病控制率達八成! 正確治療延長生命

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腫瘤科主任謝孟哲表示,目前針對頭頸癌的患者,有諸多的治療選擇,應依照患者的個別狀況給予適當的治療。雖然頭頸癌再復發或轉移的機率高,但隨著醫療的進步治療選擇變更多,例如:化學藥物加上標靶治療、免疫治療、開刀或放射線治療等,患者應積極治療並與主治醫師良好溝通,得以延長生命及找回好的生活品質。

無法戒除「菸檳酒」 再復發機率竟達六成

據國健署資料統計,罹患頭頸癌的國人約有6成的比例會局部復發或遠端轉移,其原因在於大部分的患者持續接觸菸、酒、檳榔及不良的生活習慣。謝孟哲主任表示,其實基因遺傳也是頭頸癌復發的原因之一,但在患者中僅占不到5%左右,由此可見,持續接觸三大危險因子(菸檳酒)及不良的生活習慣才是癌症最可怕的兇手,也呼籲頭頸癌患者應及早遠離危險因子,重拾健康。

抗癌路不孤單 多方管道助癌友面對疾病

頭頸癌一直是危害國人健康重要的議題,中壯年男性患者大多是家中的經濟支柱,一旦倒下了,就是一整個家庭的噩夢。因此很多患者心裡很掙扎,想接受治療但又怕影響家裡的開銷。謝孟哲主任說,各大醫療院所也針對患者的心理精神方面做初步評分量表,一旦患者心理壓力高過標準值,轉介給專科心理師或社工師,進一步了解心理壓力來源,協助患者治療及面對疾病。另外,陽光基金會和希望小站也定期舉辦病友會、團體治療、衛教活動等多種管道,帶給頭頸癌癌友更多的力量及關懷。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4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清明時節是華人傳統一家團聚的節日之一!在台灣習俗家家戶戶除了掃墓外,也會在此日享用美味的潤餅。營養師提醒,一般市售潤餅高油、高糖,且熱量還可能比一份排骨便當多,因此在應景吃潤餅之餘,別忘了把握少油、少糖和高纖三原則,才能吃的更健康。花生糖粉攝取過量恐影響血糖 這些人應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現代人生活習慣經常熬夜、晚睡,睡過頭總是趕著上學、上班,整個早上沒進食不只是餓肚子而已,沒時間吃早餐的後果,更會影響身體健康。醫師指出,沒有吃早餐習慣的人,很容易增加膽結石的發生,建議一定要養成吃早餐的好習慣。每10人有3人 罹患膽結石根據統計,國人平均每10人中,就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幫助更多巴金森病友,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創新研發中心與國為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以小分子藥物促進誘導多潛能幹細胞分化之多巴胺神經元遷移之移植研究的產學合作計畫,共同開發iPSC 幹細胞療法,可望對更多巴金森患者有幫助。iPSC分化人體各類細胞 可大量培養增生誘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64歲的謝伯伯糖尿病及高血壓史10多年,一直控制得不理想,5年前才戒菸。謝伯伯約一年半前,行走後雙小腿、足部痠痛及無力,原本休息後便改善,但近半年症狀越來越明顯,行走距離銳減為30公尺,氣溫下降時會抽痛。前陣子寒流來襲,謝伯伯在戶外突然左腳趾大痛且發黑,檢查發現發現左大腿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