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台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 戶外運動多留意

全台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 戶外運動多留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周末全台受大氣擴散不佳及大陸冷氣團伴隨境外污染物南下影響,各地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特別提醒敏感性族群,如患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與孩童,以及老年人,應避免體力消耗,特別是避免戶外活動,具有氣喘的人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
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與運動建議
國民健康署根據「因應不同空氣品質之運動建議」表示,當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尤其在PM2.5>71μg/m3(指標等級10級紫色)時,應以室內活動為主,並以低強度為原則,活動建議如下:
一、一般健康民眾:進行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站立下肢屈伸、原地踏階、原地跑步、健身操或伸展等運動或是選擇健身房從事有氧、阻力及伸展等活動,或於室內游泳池,從事長泳、水中有氧及水中阻力等活動。
二、敏感族群:進行原地踏階、健身操或伸展…等運動,並以低強度及縮短運動時間為原則,擁有充分休息時間。
民眾面臨空污 自我保護措施
署長邱淑媞同時提出,面對空污時,民眾可以採去的自我保或措施如下:
一、 建議外出可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2.5)之暴露。

二、 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尤其是老人及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三、由室外進入室內時,可加強個人衛生防護,例如洗手、洗臉、清潔鼻腔。
四、建議適當關閉窗戶。
五、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相關新聞請見:
塵肺症與PM2.5無關? 醫師來解惑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6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基於「疼惜我們的孩子、共創美好的未來」的理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已遷移至北市聯醫院本部一、二樓,不但空間加大,而且還朝向e化發展;該中心主任何淑賢表示,近年並提倡「以家庭為中心」的療育取向,希望能將早期療育導向生活化、居家化,並同時強調家長參與。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余秝潾報導)現代人多外食,導致飲食攝取不均,經常是多魚肉少蔬果;營養師指出,外食族常有三多飲食危機,也就是鈉多、加工食品多、飲酒多,因而容易出現水腫問題,平常可以攝取紅豆、薏仁等富含維生素B群、鉀、鎂的天然食材,來幫忙強化體內的代謝循環。調查資料顯示,20歲以上國人每天至少一餐外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93歲的老翁,十年前因骨質疏鬆造成脊椎骨折,最近卻出現劇烈疼痛無法行走,嚴重影響生活,因而就醫診治。負責收治這位患者的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外科楊仁宗教授表示,脊椎骨折對於老年人而言,是一種重大傷害,且患者年紀較長,使用傳統手術治療風險較高;因而建議藉由神經節阻斷手術,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胃痛、胃脹氣發生時,許多人會選擇吞顆胃藥,以為抑制過多的胃酸就能解決問題;其實,胃藥僅能中和胃酸,長期服用不僅傷胃,更影響各器官的功能運作。中醫師指出,胃酸過多代表腸胃的血液循環差,導致食物滯留時間過長,胃酸自然分泌過剩,要從改善腸胃氣血著手,才能常保腸胃健康。根據IM...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