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球新冠確診將破2百萬 陳時中:台灣防線守得不錯

全球新冠確診將破2百萬 陳時中:台灣防線守得不錯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球新冠肺炎感染者今(15)日即將突破200萬例,死亡人數上升至12.5萬,這場所有人類都無法逃避浩劫仍在持續,但看回台灣,昨(15)日無新增患者,今(15)日增加2名境外移入,在清明連假威脅下,本土案例沒有顯著增加,台灣仍然非常安全,陳時中呼籲,希望大家能保持高素養共同防疫。

 

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邁入2百萬 陳時中:台灣守護還不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4月3日全世界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突破百萬,但才短短10天,4月15日全世界感染人數就要突破200萬,全球疫情發展並未看到平緩跡象,反觀台灣目前防線守護地還不錯,連續2天沒有本土案例,沒有來源的確診個案也非常少,可以說台灣仍然非常安全。

 

根據指揮中心數據,全球累計1,976,193例確診,分布於184個國家/地區;病例數以美國 605,193例、西班牙172,541例、義大利162,488例、法國143,303例及德國125,098例為多;病例中125,122例死亡。

 

境外移入病例多歐美 現在沒有針對普篩必要

 

境外移入是台灣新冠病人的大多數,特別是歐洲和美國,外界多次要求針對兩地入境民眾全部採檢。陳時中特別解釋,統計至4月6日,歐洲入境約1.9萬人,當中172人確診,機場檢疫找出76人、居家檢疫找出90人、6人在解除隔離回溯發現,美國入境則有1.4萬人,在機場、居家檢疫、回溯確診分別是26、29、6人。

 

陳時中特別說,雖然目前針對入境民眾有症狀才篩檢,但在機場與居家檢疫就能找到大多數,日前展開擴大篩檢,希望居家隔離民眾在解除前,能夠再回顧有沒有疑似症狀,也只有確診12位。相對總體入境人數非常少,再加上本土無感染來源的病例數沒有明顯增加,雖然不敢說沒有找到全部,但社區仍然非常安全。

 

學者建議新冠輕症14天可出院 陳時中:想法十分大膽

 

昨(14)日中央研究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認為,已有研究發現,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就算驗出核酸檢測(PCR)驗出陽性,但應該不具傳染性,住院14天就應該出院,並且冠狀病毒在夏季活性較低,政府應該在夏季慢慢放鬆防疫政策,讓民眾生活可以回歸常軌。陳時中對此回應,何美鄉想法十分大膽。

 

陳時中說,要讓輕症患者治療14天出院,是個非常大膽的建議與想法,恐怕具有高度危險性,台灣目前醫療量能仍足夠,輕症患者在家自我隔離,必須在醫療能量不夠或崩潰狀態下才不得不,台灣距離那種情況還非常遙遠。

 

同時陳時中也提出,新冠病毒會不會因天氣改變,是否因天氣轉熱疫情趨緩,很多人都有同樣假設,也都希望事態能照期盼發展,但仍然需要觀察。至於5月1日勞動假期是否維持,陳時中強調,目前沒有取消計畫,但呼籲民眾能有適當安排,當然希望大家能輕鬆一點,清明風險應該趨於安全但仍不可大意。

 

企業呼籲疫情低放鬆管制 陳時中強調:忍忍吧!

 

但指揮中心若持續維持疫情管制,許多企業或商家營運都大受影響,因此多希望指揮中心能放鬆管制,陳時中強調,相對世界多國封城或管制行動,台灣的社會行為依然正常運作,相較管制程度非常低,顯示國民素養非常高,大家高度防疫警戒。由於全世界新冠疫情沒有趨緩跡象,企業們還是多忍忍,小不忍則亂大謀。

 

台灣新冠防疫最早關鍵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

 

其實台灣能讓所有人產生警戒的關鍵人物,除了陳時中以外,疾管署署長周志浩、副署長羅一鈞、莊人祥也是關鍵人物,12月31日早晨5時,羅一鈞接到防疫醫師在網路上看到情資,立刻傳給疾管署相關群組,周志浩與莊人祥同時啟動調查,晚間18時立刻召開記者會說明武漢「不明」肺炎疫情,台灣防疫工作正式展開。

 

更多NOW健康報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整理包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2019年「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及「台灣國際醫材製造及零組件展」將開展,於6月27日至30日在世貿一館聯合展出,共計326家廠商共襄盛舉,一共620個攤位,串聯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涵蓋「醫療」、「健康」、「照護」三大領域的B2B醫療產業生態系,展現台灣生醫產業軟實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減少脂肪單位量才能真正減脂節食、運動…等能為身材曲線盡的所有努力,你都做了嗎?很抱歉,會瘦哪裡,其實你的基因早已注定!整形醫美集團資深整外醫師謝宇豪說明,減肥只能讓全身皮下脂肪細胞體積縮小,並不會讓它們消失,所以對於囤積在手臂、腰、腹、臀、大腿、小腿等部位的深層脂肪並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歲大的浩浩(化名)出現發燒、嘔吐、步態不穩、嗜睡症狀約二星期,影像檢查發現小腦有一個五公分大的腦瘤,經臺中榮總神經外科周育誠醫師手術切除腦瘤,確定診斷為好發於孩童小腦的髓母細胞瘤。變得遲鈍不講話 原來是「緘默症」浩浩發病前是個活潑好動、愛講話的孩子,治療初期變得不會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診所看小病,大醫院看大病。」為促使醫療資源有效運用,政府推動「分級醫療」,「雙向轉診」,呼籲民眾有病先找厝邊好醫師看診,必要時可透過院所之間的電子轉診平台,轉介至大醫院就醫,讓病患可獲得最適切的照顧。糖尿病共同照護網 治療、運動、飲食三管齊下根據統計,台灣有將近2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