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別再吵「全面普篩」了? 陳時中搬數字Say No指效率差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從嚴,台灣究竟要不要針對特定國家返台者進行全面普篩,一直有正反兩種意見,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5)日給了明確答案,他引用近期針對歐、美2洲返台的擴大採檢數字強調,現行做法有症狀再採檢,10個人中可以抓到約4、5人,若全採檢的話只剩零點幾「這效率差很多」。

陳時中是在例行疫情記者會上被問到,是否要啟動全面普篩政策,他強調,目前沒有時間表,各種方式的篩檢,皆在研議中,且配合相關快篩試劑的開發進度跟生產,加上疫情可能的變化,台灣必須選擇最有效率篩檢方式。

什麼是最有效率的篩檢方式?陳時中所指就是現行的擴大採檢方式。陳時中甚至引用數據佐證,指國內自3月1日至4月6日止,自歐洲入境者約1萬9千多人,其中確診者有172人,在機場攔截76人確診、居家檢疫有症狀者90人確診,隨後全面回溯健保就醫紀錄中有歐洲旅遊史的1萬3千人,又篩選出有904名懷疑個案,最後驗出6人確診。

這段期間自美國入境者則有約1萬4千多人,機場攔截到26名確診者、居家檢疫有症狀者也有29人確診,事後追溯亦有6人確診。

陳時中說,據此估算,歐洲入境者的採檢陽性率為5.76%,美國則約4.1%至4.5%,如果改採全部普篩,將降為歐洲0.85%、美國0.41%,「這效率差很多」。

陳時中強調,擴大採檢方式不敢說沒有漏掉的,但比率一定很低,而不採全面普篩的方向,為得是防疫上要保留一定的量能,以備在有突發狀況時,可以有有力量去應對,醫療體系不致混亂,他說,目前死亡率超過10%的國家都是醫療體系崩潰,對社會造成傷害,目前做法「有科學的基礎、專家意見加上觀察 疫情」會做出最好的調整。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未爆彈還有?「毒班機」連環爆12人確診 還有32人等待開獎

WHO提「13點」友台說 外交部狠打臉:十年連吃130場會議閉門羹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大腸瘜肉就是等於大腸癌?血便是大腸癌唯一徵兆?只有老年人才會有大腸瘜肉?以上答案皆非,您答對了嗎?台灣癌症基金會公佈大腸癌最新調查,針對22歲到49歲的年輕族群,進行「大腸癌與大腸瘜肉認知」,結果顯示竟有8成認知錯誤。其中受訪民眾有6.8%患有瘜肉,以此比例推算,台灣可能將近有71萬年輕人恐有瘜肉。...

閱讀詳情 »

三大營養素:蛋白質、糖類、脂肪,到底糖尿病友該如何吃呢?Mary一張圖報你知~   蛋白質:應佔總熱量10-20%。 醣類:需依照檢查數據而定,聽從醫師指示,避免食用過量。 脂肪:應佔總體熱量的20%,其中反式脂肪是完全不可以攝取的。其中多元不飽和脂肪應接近總熱量的10%,飽和脂肪不超過總熱量的7%...

閱讀詳情 »

老話說得好,是藥三分毒,如果生病了就想起用藥片來抱佛腳,那不如在日常飲食中多吃下面幾種食物,今天小編來告訴你,有些食物不僅有健康保健的作用,甚至還可以治病。偶爾吃一次效果不明顯,長期吃一定會有效哦。 1、天然補腎藥-山藥 山藥的保健功效是很多藥材都沒法代替的,向來有"白人參"之稱,具有補肺、健脾作用...

閱讀詳情 »

在這次的萬人網友問卷中發現,亞洲女性對於牙齒的需求雖不是第一順位,但均都有固定的比例需求,這次我們特別邀請台灣的美女牙醫講師潘韞珊醫師,來為大家說明傳統與快速牙齒矯正技術的精進以及對於整體輪廓線改善的關聯性。 美容牙醫學的微整新風潮 擔任台灣美容牙醫學專業講師的潘韞珊醫師表示,早期的美容牙醫學指的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