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臉紅、頭痛、宿醉… 貪杯的你必須知道的「酒精不耐症」

▲5月9日「台灣無酒日」,醫師提醒遠離酒害,才能健康久久。(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5月9日是「台灣無酒日」,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益乾提醒民眾注意酒精對健康的損害,而台灣國人有將近一半具有ALDH2*2的對偶基因型,因為缺乏乙醛去氫酶活性,無法正常代謝酒精轉化的乙醛,乙醛累積除引起臉紅以外,還會導致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噁吐、宿醉等症狀,就是「酒精不耐症」。

台灣社會近年對酒駕等議題關注,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及台灣酒害防治協會便共同發起5月9日「台灣無酒日」活動,希望民眾一起正視酒精使用及相關社會議題。

陳益乾強調,乙醛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是一級致癌物質,民眾除了該警覺酒精對全身性的傷害外,更應關注乙醛的毒性;因為酒精對健康的損傷十分巨大,可能引發包括成癮、精神病、失智、肝硬化、胰臟炎、心臟病及癌症等。

50多歲的蘇小姐,在家人離世與工作不順等因素重擊之下,下班回家後就酒不離身,長期下來,不但精神越來越差,連工作都丟了,甚至喝酒喝到咳血,嚇得家人趕緊帶往就醫,發現長期酗酒已造成胃出血,在戒酒藥物及戒酒班協助之下,成功戒斷酒癮。

陳益乾指出,臨床經驗,要戒除酒癮是很艱辛的歷程,特別在台灣,勸酒風氣及多樣、隨手可得的酒品,更讓不少人無法克服來自環境的誘惑,但只要接受個別心理治療,再輔以團體及家庭治療,並適時使用戒酒藥物,就有機會遠離酒害。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病例短時間內狂增,引爆民眾心理恐慌,紛紛直衝醫院急診要求採檢,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就發出一封「院長致同仁的信」向醫護人員喊話,強調無硝煙的戰爭才剛開始,大家一定會辛苦一陣子,但他深信台灣人民水準,無論黑夜再長,白晝終會到來;吳更呼籲民眾,有輕度症狀請到社區採檢站,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個案在短短一周內狂增784例,不只防疫重要,一旦染疫之後,怎麼吃才有足夠的免疫力對抗COVID-19病毒,國內營養師提醒三大重點,包括: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少量多餐、使用營養補充品,且要維持足夠水份;甚至,若有嗅覺味覺改變時,可以將食物放冷或放至室溫下,可能會比熱食...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王百佑報導 從四月以來,印度爆發第二波疫情的嚴重程度震撼全球,台灣在五月也爆出疫情擴散,然而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的數量確不夠,讓人民進行預訪,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儼然已成為現今全球的戰略物資。 美國本身可以自製疫苗,並又與印度大量採購,美國人口約3.3億 (資料來源...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33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33例本土(案1684至案2016)及2例(案2017、案2018)境外移入。疫情持續增加,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今(17)日召開記者會警告民眾,若有傳播不實消息者將開罰300萬元。陳時中表示,近期本土確診案例持續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