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染新冠肺炎這樣吃才好得快! 「高蛋白、少量多餐、多喝水」最重要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個案在短短一周內狂增784例,不只防疫重要,一旦染疫之後,怎麼吃才有足夠的免疫力對抗COVID-19病毒,國內營養師提醒三大重點,包括: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少量多餐、使用營養補充品,且要維持足夠水份;甚至,若有嗅覺味覺改變時,可以將食物放冷或放至室溫下,可能會比熱食嚐起來更佳。

新型冠狀病毒近來在台灣肆虐,常見臨床症狀為: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導致身體疲累及食慾降低。

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指出,正由於發燒會加速身體代謝率,營養素需求量提高增加,亦會增加體內液體流失導致脫水,就算沒有明顯口渴或飢餓感,也應該持續進食及補充液體,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才有足夠的免疫力對抗病毒。

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的營養照顧怎麼做?陳韻婷提供簡單指引,一是「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因感染COVID-19會增加體內壓力,不該過度限制熱量,應該多吃、多喝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及飲品,才能讓身體有足夠的營養對抗體內的能量耗損。尤其,熱量需求增加,一天需比平時提高200到250大卡。

陳韻婷建議,此時可選擇含2到3份油脂來源的食物,如堅果種子、酪梨、乳酪等提高熱量攝取;可攝取280到400公克的各種肉或魚類食物等獲得足夠蛋白質需要量。

二是「少量多餐」這個時期食慾可能會變差,就算沒有明顯飢餓感,也應每隔2到3小時進食一次,一天6餐,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補充營養。三是「使用營養補充品」將口服營養補充品納入日常飲食一部份,增加餐間營養攝取,尤其不感覺飢餓或對進食感到費力或疲累,無法吃到足夠需要量時,使用口服營養補充品,可快速補充身體所需的熱量、蛋白質及必需營養素,並可冷藏取代一般冷飲,選擇不同口味或風味,以避免味覺疲乏。

陳韻婷提醒,確診患者此時也要維持體內足夠的水份,隨時注意是否有口渴感增加、發燒、尿液量減少、濃或呈深色、口乾、心跳加快、疲累及意識混亂等脫水的情況,因為當身體處於脫水時,呼吸系統的分泌物會變得較為濃稠,難以從肺部排出,當肺部無法清除這些分泌物時,就可能導致肺炎,需增加液體攝取量。

陳韻婷強調,評估液體補充是否足夠,最簡單就是觀察尿液顏色,每3到4小時解尿顏色應呈淡黃色。且每小時都要補充,至少每15分鐘應補充80到160ml液體,無法一次喝大量液體者,建議少量且每隔數分鐘就喝一次。且應每天量體重,並維持目前的體重為佳。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醫護怒搶嘸疫苗、公費接種被取消? 陳時中稱誤會「明加送4萬劑」

13人用呼吸器、2人葉克膜 重症變高!張上淳直言「這一波較特別」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劉超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一份新報告,蚊子、蜱和跳蚤叮咬的疾病在美國呈上升趨勢。報告發現,在13年的研究期間,從蚊子、蜱和跳蚤叮咬的報告疾病的數量增加了兩倍多。總體而言,在研究期間報告了超過640000例這些所謂的媒介傳播疾病。 此外,據報導,這些昆蟲傳播的...

閱讀詳情 »

許多人喜歡吃牛肉配紅酒,然而,紅酒中含有單寧酸,若與蛋白質食物併用,是不是會造成腸胃的負擔呢?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陳燕華營養師表示,的確,吃牛肉配紅酒對於腸胃較弱的人可能會影響消化吸收,尤其對老年人或肌少症患者來說最好盡量避免;此外,單寧酸也可能會影響鐵質吸收,因此建議用餐時最好減少紅酒攝取量為佳...

閱讀詳情 »

公費VS.自費.打造個人化產檢 文/周滋靜.彭曉薇 採訪諮詢/育馨婦產科診所院長王瑞生.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陳奐樺.愛文診所暨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仇思源(依文章出現順序排列) 攝影.妝髮/賓果邦尼BingoBunny 演出/黃郁惠.洪維宣 恭喜妳懷孕了!相信得知懷孕的那一刻,內心必定充滿...

閱讀詳情 »

乳癌是國內女性最好發的癌症之一,每年新增個案超過1萬2千人。在乳癌基因型中,荷爾蒙受體陽性者超過7成,適用荷爾蒙療法,隨時代進步,荷爾蒙藥物不斷進展,提供乳癌患者更好的存活率與生活品質,讓乳癌治療的路上,不再那麼痛苦艱辛。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張財旺表示,乳癌所有的治療方式之中,手術是最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