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全球疫情每日統計(2/29)/台灣新增5名確診伊朗死亡達43人

全球疫情每日更新    台灣單日增5名確診    伊朗死亡數達到43人

全球疫情每日統計(2 29)/台灣新增5名確診伊朗死亡達43人

更新時間:2020年2月29日18時30分

 

優傳媒採訪中心/整理

 

新冠肺炎小檔案

 

衛福部疾管署指出,「新冠肺炎」正式名稱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已於2020年1月15日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

 

疾管署表示,這是一種不同於以往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個案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少數病人呼吸困難,胸部X光片呈雙肺浸潤性病灶。

 

疾管署指出,除了人類以外,其他的動物宿主包括蝙蝠、豬、牛、火雞、貓、狗、雪貂等,並有零星的跨物種傳播報告。

 

新冠肺炎的預防    戴口罩「一不三要」

 

疾管署表示,建議的預防措施與其他呼吸道感染相同,包括勤洗手、妥善處理口鼻分泌物等等。

 

至於戴口罩,則須依循「一不三要」的原則,亦即「開放空間不要戴口罩、有慢性病要戴口罩、有不舒服要戴口罩、去醫院要戴口罩。」

 

疾管署強調,除了依循「一不三要」的原則外,其實健康民眾及一般學生無須戴口罩,呼籲民眾將口罩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讓資源發揮最大效用。

 

新冠肺炎的解藥與疫苗

 

疾管署指出,目前所有的冠狀病毒並無特定推薦的治療方式,多為採用「支持性療法」,儘管本次及上次SARS期間有許多抗病毒藥物被使用來治療病患,但其效果均未被確認。

 

不過,透過綿密細心的「支持性療法」,病患仍有相當高的痊癒機會。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確診個案均有明顯好轉,有的甚至即將康復,一旦確定就能出院。

 

至於疫苗的部份,疾管署則表示,目前未有可用疫苗以預防新冠肺炎感染,因此現在還是必須透過做好個人衛生清潔的方式來降低感染機會。

相關推薦

▲受惠治療藥物進步,大腸直腸癌晚期也有治癒機會。(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當從醫師口中聽到自己罹患大腸直腸癌時,別慌張,就算診斷是晚期,也有「治癒」機會!受惠於藥物的進步,現在病人可用武器越來越多,長庚醫院體系院內研究就發現,即便是轉移性大腸直腸癌,若能適時接受治...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乖小孩就給糖吃?家長千萬不要這樣做!不少家長與老師習慣給含糖飲料、零食、糖果、巧克力或餅乾等孩子愛吃的食物,當成獎勵或是解決孩子情緒的手段,以為大不了蛀牙、發胖而已,但專家警告,這樣做其實容易造成孩子長不高,增加過動、未來罹患慢性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為了讓部落長者生活更健康,原住民族委員會依據長照2.0規劃推廣的文化健康站,預計明年可達380站。今(30)日原民會舉辦「108年文化健康站成果發表會」,由夷將Icyang主委說明三年來的成果,衛福部代表也出席記者會,現場邀請新北市汐止文健站長者展現活力健康操,並展...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路上如果遇到有人突然路倒、心臟驟停猝死,若能馬上使用「紅盒子」的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就有可能救人一命,台北市衛生局今(30)日指出,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市已經設置2049台AED,設置AED場所有1602處,普及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