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球4億人聽力喪失 世衛頒新指引

全球4億人聽力喪失 世衛頒新指引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超過10億名12-35歲年輕人使用耳機等設備不當,恐有失去聽力風險。對此,世衛與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在推出新國際標準,確保智慧手機等播音設備更安全。世衛總幹事Adhanom Ghebreyesus強調,失去聽力可能無法再回復,新標準可提供更多保障。

全球4億人聽力喪失 每年花7500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世界上超過5%人口,約4.66億人已喪失聽力(4.32億成人和3,400百萬兒童),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大多數人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據估計,到2050年,將有超過9億人,也就是每10人中就有1人會喪失聽力,每年造成7500億美元的全球成本。

世衛組織預防耳聾和聽力損失技術官員Shelly Chadha向《美國之音》表示,這個數字是基於4年前一項研究,但並不代表一定會有10億人喪失聽力。研究重點是年輕人的聆聽習慣,以及暴露音量。她說,這些信息在預防聽力損失方案很有價值。

世衛新聽力指引 減少未來一半聽損

收聽指引建議,應在個人音頻設備上安裝軟件,用於測量用戶聽音樂的時間和音量。此外,組織還呼籲在智慧手機等設備增設自動減音系統,以及父母音量控制。軟體也訴求個人化,根據用戶使用習慣,主動告知使用建議。

WHO-ITU安全聽力設備標準,是由世衛組織和國際電聯專家根據最新證據,包括政府、工業、消費者和民間社會專家經過一系列磋商,花費2年製定。世衛組織表示,他們希望政府和製造商採用建議標準,因為未來幾年聽力損失將顯著增加。新指引有望未來預防一半聽力喪失案例。

戴耳機勿太久 避免聽力受損

聲音如何傷害聽力?世衛指引指出,聲音過大、過久可能永久傷害聽力感應細胞,最先是失去高頻聽力,一般無法發覺,最後失去聽力。按照WHO標準,暴露在超過85分貝下長達8小時,或在100分貝的環境待上15分鐘即為不安全。

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賴盈達則指出,無論是全罩式耳機還是塞入式耳機,即使將音量轉小,對於內耳感知聲音的毛細胞都會造成傷害。以耳鼻喉科醫師的立場,他建議最好不要使用耳機。

 

參考資料:

1. New WHO-ITU standard aims to prevent hearing loss among 1.1 billion young people.

2. More Than 1 Billion People Risk Hearing Loss from Loud Music.

【延伸閱讀】晚期肺癌用藥得當 延命更顧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3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食藥署力爭前瞻 建國家級實驗室衛福部食藥署提出食品安全建設計畫,以期能爭取前瞻經費,保障民眾健康;其中食品藥物國家級實驗室,將肩負起開發各項國家檢驗方法,執行食品衛生法規標準項目檢驗,針對各類潛藏於食品中新興危害成分進行檢驗,確保落實食安五環重要政策。為食安把關 食藥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吃漢堡、炸雞配汽水、可樂,更容易發胖,身體會囤積更多脂肪。高蛋白食物+含糖飲料 容易造成脂肪囤積上述實驗室研究顯示,與搭配不含糖飲料相比,高蛋白餐點如果搭配的是含糖飲料,體內就會囤積更多多餘脂肪。研究成果已發表於〈BMC營養學〉期刊(BMC Nutri...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正值炎夏季節,民眾消暑解渴習慣飲用冰涼飲品!新北市衛生局公布飲冰品抽驗結果,13件生菌數及大腸桿菌群超標,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7條規定,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以下罰鍰。13件飲品生菌數、大腸桿菌群超標新北市衛生局啟動「106年冰品飲品抽驗專案」,截至7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天氣溫動輒攝氏30度以上高溫,食物在室溫下很容易腐敗!坊間不少餐飲業者,不時傳出食物被檢出大腸桿菌超標的新聞事件,讓民眾食不安心。專家指出,食物在室溫下超過半小時,細菌就會開始孳生;若超過2小時,就不建議食用,以免容易發生食物中毒,可能上吐下瀉。食物保存溫度不當 容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