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球4億人聽力喪失 世衛頒新指引

全球4億人聽力喪失 世衛頒新指引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超過10億名12-35歲年輕人使用耳機等設備不當,恐有失去聽力風險。對此,世衛與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在推出新國際標準,確保智慧手機等播音設備更安全。世衛總幹事Adhanom Ghebreyesus強調,失去聽力可能無法再回復,新標準可提供更多保障。

全球4億人聽力喪失 每年花7500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世界上超過5%人口,約4.66億人已喪失聽力(4.32億成人和3,400百萬兒童),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大多數人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據估計,到2050年,將有超過9億人,也就是每10人中就有1人會喪失聽力,每年造成7500億美元的全球成本。

世衛組織預防耳聾和聽力損失技術官員Shelly Chadha向《美國之音》表示,這個數字是基於4年前一項研究,但並不代表一定會有10億人喪失聽力。研究重點是年輕人的聆聽習慣,以及暴露音量。她說,這些信息在預防聽力損失方案很有價值。

世衛新聽力指引 減少未來一半聽損

收聽指引建議,應在個人音頻設備上安裝軟件,用於測量用戶聽音樂的時間和音量。此外,組織還呼籲在智慧手機等設備增設自動減音系統,以及父母音量控制。軟體也訴求個人化,根據用戶使用習慣,主動告知使用建議。

WHO-ITU安全聽力設備標準,是由世衛組織和國際電聯專家根據最新證據,包括政府、工業、消費者和民間社會專家經過一系列磋商,花費2年製定。世衛組織表示,他們希望政府和製造商採用建議標準,因為未來幾年聽力損失將顯著增加。新指引有望未來預防一半聽力喪失案例。

戴耳機勿太久 避免聽力受損

聲音如何傷害聽力?世衛指引指出,聲音過大、過久可能永久傷害聽力感應細胞,最先是失去高頻聽力,一般無法發覺,最後失去聽力。按照WHO標準,暴露在超過85分貝下長達8小時,或在100分貝的環境待上15分鐘即為不安全。

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賴盈達則指出,無論是全罩式耳機還是塞入式耳機,即使將音量轉小,對於內耳感知聲音的毛細胞都會造成傷害。以耳鼻喉科醫師的立場,他建議最好不要使用耳機。

 

參考資料:

1. New WHO-ITU standard aims to prevent hearing loss among 1.1 billion young people.

2. More Than 1 Billion People Risk Hearing Loss from Loud Music.

【延伸閱讀】晚期肺癌用藥得當 延命更顧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3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癌友及家屬(照顧者)因擔心疫情而減少出門採買,或選擇可長期存放的加工食品,可能導致飲食不均衡的問題。為此,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供癌友飲食保健6招「衛生安全排第一、新鮮天然ㄟ尚好、維持體重不下降、吃得夠且均衡多樣化、多吃優質蛋白質、適當補充營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敦睦艦隊新冠群聚疑雲,讓帛琉成為各大媒體焦點,長期協助帛琉醫療的新光醫院,今(23)日藉由視訊會議,提供帛琉台灣治療新冠患者的經驗,同時也強調,已協助帛琉建立實驗室,讓他們有能力可以檢驗新冠病毒。 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黃建賢表示,日前曾經有美國志工在帛琉出現肺炎疑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網路關鍵熱搜字,竟跟疫情爆發速度有關!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台灣的防疫表現備受國際肯定。不過,除了政府在許多方面積極超前部署之外,您知道這跟民眾勤洗手的習慣也有關係嗎?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研究團隊分析21個國家,發現「...

閱讀詳情 »

「一碗湯如此神奇!」 醫學實證平衡自律神經、改善疲勞、抗憂鬱竟然可以一次搞定!   味噌竟然有助長壽? 多年以來,我一直投入自律神經與腸道的研究,也診治過為數眾多的患者。 最近,這些經驗讓我發現「其實,疾病或身體不適往往源自生活習慣」。 尤其飲食更是一大關鍵。   最強食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