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兩大醫學會針對國人對體態的需求 與Vivian共同推薦『腹肌Rock』增肌減脂體雕設備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台灣近幾年的運動人口隨著健康意識不斷增加,根據體育署公布,2020年參與運動人口的比率是82.8%,同時已連續7年國人維持穩定運動比例達33%,顯示民眾對於體態與肌肉維持的重視度,今日國內兩大醫學會(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與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 今日邀請腹肌ROCK形象大使徐若瑄Vivian出席記者會,共同推薦擁有增肌減脂雙重技術的『腹肌ROCK(全名EMSCULPT增肌減脂體雕設備)』,協助國人在減脂的同時,可以同時增肌與減少內臟脂肪的比例。

兩大醫學會針對國人對體態的需求 與Vivian共同推薦『腹肌Rock』增肌減脂體雕設備

根據國際整形外科統計,目前醫美服務的內容第一名是胸部,第二是抽脂、腹部整形,近來因為民眾對於承擔手術風險低、安全性高,也不怕留下傷疤的非侵入式體雕興趣度高,因此此次推薦同時通過衛福部、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歐盟CE以及TFDA認證的腹肌ROCK設備,其先進的HIFEM專利高強度聚焦磁能技術可直接觸發運動神經元,30分鐘就可以達到20,000次的肌肉超極限收縮,因此經過4次30分鐘完整療程,就可平均增肌16%,減脂19%。

兩大醫學會針對國人對體態的需求 與Vivian共同推薦『腹肌Rock』增肌減脂體雕設備

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彭賢禮表示:「肌肉美學目前已風靡歐美,而這股潮流現已走到亞洲,在醫療上非侵入的科技在過往主要是以作用表淺層皮膚緊實的電波技術,或是利用高溫或低溫科技將局部的脂肪細胞凋亡而達到局部減脂效果;隨著國際上醫療技術不斷地革新與臨床研究,針對強化肌肉的EMSCULPT HIFEM專利技術也因應而生,有別於過往體態雕塑的科技之外,HIFEM科技能在30分鐘使肌肉達到100%的超極限高強度收縮,治療過程也符合安全性與有效性,2021年美國JCD醫學期刊也發表了腹肌ROCK對內臟脂肪能平均減少14.3%的臨床研究數據,此項成就醫療科技應用在體態與健康管理上來說,是一項非常具指標的突破! 」

兩大醫學會針對國人對體態的需求 與Vivian共同推薦『腹肌Rock』增肌減脂體雕設備

身為腹肌ROCK形象大使的徐若瑄Vivian表示:「我一直保持運動的習慣,再搭配健康飲食來維持體態,但在產後要維持更是不容易,因為我堅持用健康的方式來維持,且光是減脂是不夠的,透過每周的肌力訓練,增加基礎代謝率,目的就是讓自己擁有更完美的線條。在親身體驗過腹肌ROCK之後,我覺得它完全顛覆我對瘦身的想像,因為它不僅能增肌還能同時減脂,但增肌並不是練成像金鋼芭比一樣,而是提升在運動時身體的燃脂力,加上它是非侵入式的,因此讓我更覺得安心。」

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楊弘旭理事長則指出:「肌肉約佔人體的36%–45%,主要是無論男女年過30,肌肉量每年以1%的速度遞減,到了50歲身體的肌肉組織會萎縮30%,因此身體會逐漸累積脂肪,即便體重一樣,也會因為肌肉量的多寡產生身形的變化,這是因為每公斤肌肉所燃燒的卡路里是脂肪的10倍,而體積卻只有脂肪的1/3,也就是說增肌能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幫助民眾養成易瘦體質。

楊弘旭理事長進一步表示:「目前在門診的服務中發現民眾對於體態與肌肉美感的重視,加上一般運動的自主收縮對於肌肉收縮的強度與幅度有限,透過HIFEM技術,民眾不僅可以無痛舒適的增肌減脂,同時因為腹肌ROCK非加熱式,不會造成任何傷口。透過它來增強肌肉的體態管理,可強化腹部及臀部線條,甚至對於肌肉張力或肌肉量不足、產後腹直肌分離與想改善扁垮臀部的使用者,在體態上的動態美感與健康需求都有顯著的臨床支持效果。」

腹肌ROCK的HIFEM技術在臨床上最大治療深度達7公分,因此在經歷過腹部4-8次療程後,追蹤1年仍有效維持,因此有96%使用者表達高滿意度;近日美國知名專業護理雜誌 DERMASCOPE公佈「2021 Aestheticians’ Choice Award」,腹肌ROCK 獲得【最受喜愛的體雕設備】的肯定!同時也有相當多國外名人都親身試用與體驗過腹肌ROCK,包含演員Drew Barrymore茱兒‧芭莉摩、歌手Jennifer Lopez珍妮佛.洛佩茲與 Becky G貝姬-G等。

 

 

 

 

相關推薦

指揮中心公布今天新增8例境外移入,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出,現在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占44%,境外移入無症狀更是高達74.2%,恐怕邊境管制會是將來的重點。柯文哲指出,全台今天的境外移入共有8例,而掛在台北市5例中,其中有3例是來台灣處理離岸風電的工程師,畢竟現在全世界的疫情還是很嚴重,台灣也不可能永遠和世界...

閱讀詳情 »

台北市今天確診案例再+0,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現在疫情沒有全面撲滅,觀察國外的狀況,只要突然解封疫情就會爆發,所以台北市還是採一步步慢慢解封的方式放寬限制,目前已開放多種運動項目,但如果是需要近身的運動,例如籃球、排球就仍維持不開放,其他運動也要保持1.5公尺的安全社交距離。柯文哲說,觀察國外情況,...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宣布,維持二級警戒至9月6日。但適度鬆綁管制,集會上限放寬為室內80人、室外300人,並有條件開放K書中心、室內遊樂園、海釣場、海泳浮潛等水域活動。根據指揮中心指引,K書中心須落實實聯制、人流控管、顧客衛生防護措施、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及確診應變措施,營業時間內每小時...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COVID-19確診病例,而台北今天「+0」。對此,台北市防疫記者會直播不僅特意換上新封面,台北副市長黃珊珊更開心表示,「要買冠軍牛肉麵,來犒賞辛苦的健康服務中心同仁!」台北市今天再次加零,對此,黃珊珊今在臉書說,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努力,這對長久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